王慕清乘火車做研究。
暑假即將開啟,不少家長和學生正忙著買出游的火車票。哪班火車、哪個座位最舒服?為此,杭州采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一年級學生王慕清花了幾個月做研究。
王慕清的爸爸告訴記者,研究從去年10月開始,“我和妻子工作都比較忙,所以只能幫忙買票,周末或節(jié)假日由爺爺帶著去‘考察’?!卑职终f,王慕清和爺爺乘坐火車到達目的地,短暫逗留后就坐上回程車,只為研究乘坐舒適度,截至目前他們已坐了25趟。
乘坐舒適度怎么研究?王慕清想了個“土辦法”:把一元硬幣立在火車的小桌板上,立20次,看一趟運行過程中倒幾次。為了增加研究的可靠性,他分別乘坐了不同時速的普速列車、動車、高鐵,選擇了不同等級、不同排次的座位,車輛線路還分有砟和無砟軌道,“建造方法不同,也會影響舒適度。”王慕清說。
不久前學校的展示課上,王慕清自豪地把結論分享給同學,希望大家能在暑假體驗一把?!吧虅兆鸵坏茸牡谝慌?、最后一排,舒適度為優(yōu)等;一等座其余座位和二等座的第一排、第十八排,舒適度良好;二等座的其他座位,舒適度合格?!贝送?,列車在無砟軌道上運行比在有砟軌道上運行更平穩(wěn);開得越快,列車越不平穩(wěn);靠窗的座位最安靜。
為了做好研究,王慕清還數(shù)次前往杭州西動車運用所,找車輛工程師“取經(jīng)”,常常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懊看我娒?,孩子總帶著一籮筐問題。問題的專業(yè)性很強,有些我也答不上。”工程師蔣曉鵬笑著說,“影響火車乘坐舒適度的因素非常多,孩子有這樣的探索精神很難得,研究出的結論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