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4年秋收秋種智能化裝備及技術現場觀摩會8日舉行,記者現場獲悉,眼下南京正“快馬加鞭”推進秋收工作,充分調度農業(yè)機械開展搶收,確保秋糧顆粒歸倉。截至11月8日,全市秋糧已收面積148萬多畝,進度超75%,其中水稻已收面積90多萬畝,進度超72%。
“還是機械收割快啊,不到十分鐘就能收完一畝地!”活動現場,眾鑫麗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邵名文指揮一臺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演示機械收割作業(yè),伴隨著“轟隆隆”的機械聲,紅白相間的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切割、脫粒、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
一臺臺大型現代農業(yè)機械成為秋收的“主力軍”,不僅加快了秋收進程,更節(jié)約了成本。邵名文告訴記者,合作社今年種植了2萬多畝水稻,全程采用機械化作業(yè),“以前收割水稻靠人工,一人一天也就收割一畝地,現在用機械作業(yè),一臺收割機一天能割五六十畝,人工成本大幅降低?!?/span>
在眾鑫麗合作社,糧食種植已經實現全程機械化。邵名文介紹,得益于種、管、收全程機械化,自己種的2萬多畝地只用30多人管理。
眼下我市秋收秋種工作進入關鍵期,為了保障秋收秋種工作,我市已投入各類型聯合收割機約4000臺、烘干機1000多臺,作業(yè)機具保障有力,預計今年稻麥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保持在98%以上。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1月8日,全市秋糧已收面積148萬多畝,進度超75%,其中水稻已收面積90多萬畝,進度超72%。小麥已播面積14萬多畝,進度超19%;油菜已播面積25萬多畝,進度超79%。
機械化收獲是糧食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減少機收環(huán)節(jié)損耗是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措施。當天活動中,來自市農業(yè)裝備推廣中心的農機科技志愿者選取有代表性的水稻田塊,進行了機收減損演示,旨在進一步強化“減損就是提產”意識,為確保顆粒歸倉以及油菜和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奠定裝備及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