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攻關10余年 舟山這家企業(yè)挖到海洋生物金礦
每噸3000元的邊角料,變成每噸10萬元的肽粉
“常青食品”挖掘海洋生物金礦
目前普陀區(qū)海洋肽產品產量已突破8000噸
近日,在位于舟山市普陀新馳路的舟山市常青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蛋白肽生產車間里,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中,通過新的蛋白肽提取技術,原本每噸3000元左右的海鮮邊角料,加工后可制成每噸10萬元的肽粉,身價翻了好幾番。
“目前國內肽市場正在被慢慢開發(fā)出來,我們的產品也隨著技術和市場的逐漸成熟而越來越得到客商的青睞?!惫究偨浝砣~常青介紹,公司訂單一年年在增加,前幾天就有山東客商購買了公司新研制的墨魚多肽粉,“今年下半年的訂單較上半年增長了好幾倍?!?/p>
除了肽粉這種中間品,企業(yè)最近還以“海貴族”為商標,推出了牡蠣肽、海參肽等多款肽類終端產品?!斑@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都是走在前頭的,相較于中間品,終端產品的價值也再次得到提升?!比~常青說。
舟山市常青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這條海洋生物肽之路,已經走了10余年。 2009年,經營蟹肉制品出口的葉常青在與日本客商的一次交談中了解到,日本企業(yè)對于原材料的利用非常充分,一些邊角料通過生物科技手段被制作成一款款全新產品。其中,以生物蛋白為材料的肽類產品因營養(yǎng)價值高、易被人體吸收等特點,廣受保健品消費市場歡迎。
“通過生物酶解技術合理萃取,魚骨、魚皮等邊角料都能轉化為高營養(yǎng)的保健品?!比~常青說,“想想我們企業(yè)倉庫里有那么多海鮮,邊角料很多都被丟棄了,為什么不拿來作為提取肽的原材料呢?”葉常青敏銳察覺了其中的商機,開始對肽類產品的學習和研究。
然而,要從蛋白質中提取出有用的肽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使用納米級的過濾技術對酶解后的產品進行層層過濾,保證其分子質量達到肽的標準;另一方面還需要將樣品送至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證明其具體功效?!霸O備要購買,研發(fā)人員要到位,市場還要開發(fā)出來,企業(yè)必須長期投入,難度非常大?!比~常青介紹,刨去原料成本,公司每年在肽產品的研發(fā)上要投入150萬元左右。
年年都在投入,但一開始收效甚微,這是一段讓人難熬的過程。終于在2012年,公司通過酶解過濾技術,成功實現了肽類產品的制備和投產。雖然當時生產的只是肽類產品的中間品,但價值已經遠超同等重量的海鮮凍品。
海洋生物科技的進步為普陀水產品加工帶來了新機遇。目前,普陀區(qū)80多家規(guī)上水產品加工企業(yè)中,有近20家開始從事海洋生物肽生產。普陀還搭建了全市首個以海洋肽為主題的國際性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并建立產業(yè)生產中心、產業(yè)營銷中心和產業(yè)研發(fā)中心。截至目前,普陀區(qū)海洋肽產品產量已突破8000噸,成為水產品精深加工的重要增長極。(劉慧靜 楊翼榮 王哲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