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電動車放在校門口的非機動車停車區(qū),等待老大放學的間隙,順便在附近的游園‘遛遛’老二,這樣的安排真貼心。”梁溪區(qū)山北中心小學校門口的配套讓來接大兒子放學的于女士豎起大拇指。昨從市市政和園林局獲悉,圍繞全齡友好、兒童友好、無障礙等建設要求,結(jié)合家長等候區(qū)建設,今年我市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周邊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口袋公園等高品質(zhì)綠地建設,“校園+游園”模式不僅讓家長站在校門口“枯等”孩子放學成為歷史,更給孩子們提供了放學后賞景、健身的綠色休憩空間。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山北中心小學西側(cè)游園,天藍色的跑道串起非機動車停車區(qū)、家長等候區(qū)、街頭小游園和抱翠橋橋下空間,色彩分明、層次感強的地被植物讓孩子們“零距離”親綠近綠,橙色的座椅、健身器材點綴出游園的童趣。“以前此處垃圾很多、墻面上滿是亂七八糟的涂鴉畫,且因地勢較低,一到陰雨天積水嚴重,是個典型的城市‘灰空間’。”梁溪區(qū)城管局市政綠化科的張熙介紹,考慮到靠近學校,改造首先清理了橋下空間的垃圾,隨后布設排水溝解決雨水引流問題,確保雨水暢通排放,再定期更換特色景墻的宣講內(nèi)容,打造集自然、運動、科普于一體的趣味樂園。
從城市的閑置用地到家長紛紛點贊的接娃好去處,山北中心小學是我市優(yōu)化城市邊側(cè)綠地的縮影。高低起伏的藍色步道、充滿童趣的游樂設施、隨處可見的一米標識牌,毗鄰東林古運河小學的南長街游園讓孩子玩得開心,家長看著放心;緊鄰查橋中心幼兒園的恒春路街頭公園按功能劃分為以白色張拉膜為主體的草坪活動區(qū)、以活潑兔子雕塑為主體的藝術觀賞休憩區(qū)、以無動力設施為主體的親子兒童游樂區(qū)和以特色車位為主的城市停車區(qū),解決了家長接送孩子時尋找停車位的“后顧之憂”……盤點我市中小學、幼兒園周邊的配套設施,不僅有“校園+家長等候區(qū)”“校園+游園”這樣的“必選套餐”,“校園+非機動車或機動車停車位”“校園+公廁”等公共配套也逐漸被納入考量。
“校門口的開放綠地應成為解決家長接送難題、推動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綠色空間。”市市政和園林局綠化處的胡兆忠表示,今年我市(含江陰、宜興)計劃新建或改建10個以上“校門口的綠地”,針對具備條件和有配置需求的綠地,市政部門將因地制宜統(tǒng)籌劃分游園的各功能區(qū),完善公廁、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等配套,更好地滿足孩子們快樂成長的需求,持續(xù)提高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