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瑞安市委組織部消息稱,2018年瑞安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溫州市總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村、總收入超500萬元的村,多項“消薄”指標增量增速在全省領先。牽動成百上千個薄弱村轉身的“紅線”,系在項目這個“牛鼻子”上。
瑞安市原有省定薄弱村1707個、占全省1/4,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村3323個,“消薄”任務十分艱巨。2018年初,市委“一號文件”將主題鎖定鄉(xiāng)村振興,提出在5年時間里持續(xù)實施“千村消薄防滑”行動,全面鞏固提升“消薄”成果,打造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實現(xiàn)強村惠民的溫州樣本。大抓項目建設,加強村級“持續(xù)造血”功能,被作為“消薄”的主旋律,全面奏響了從“消薄”邁向“強村”的集結號。
以集中開工為序,一年里,新增的4264個村級集體發(fā)展項目在溫州市各地紛紛上馬。11個縣(市、區(qū))均舉行了村級發(fā)展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共集中開工項目1724個、涉及2854個村,目前已竣工1226個、創(chuàng)收4.5億元。其中,僅永嘉縣就上了481個項目,總投資45億元,585個村因此走上“造血”發(fā)展之路,年總增收近1億元。
對缺資金、缺項目、缺資源的薄弱村而言,“飛地抱團”是實現(xiàn)批量消薄的好途徑。這幾天,瑞安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一片3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正在加緊整理,準備在2019年開春后正式出租。“去年,瑞安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261個村通過‘飛地抱團’入股,拍下這片廠房,還在塘下鎮(zhèn)場橋小微園購置了1.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這兩片廠房每年能帶來總計1520萬元的收入,許多薄弱村因此有了‘造血’的心臟。”瑞安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議成員陳永操說,不少薄弱村規(guī)模小基礎差,光靠自身難以實現(xiàn)造血,“抱團”做項目讓這些村有了持續(xù)增收的“底子”,進而發(fā)展村旅等項目,讓“活血”源源不斷。
村企結對,體現(xiàn)了項目“消薄”的“精準”之義。通過“比武招親”,蒼南縣65個比選勝出的項目村率先與82家企業(yè)簽約,達成合作項目68個,還先后組織了36個批次專家團對結對項目把脈問診,有效提升了村企結對契合度,促成精準落地。
“抓項目是長遠之計。只有持續(xù)造血的能力強了,村級集體經濟才能真正從‘?;?rsquo;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市委組織部組織處有關負責人說,過去一年,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堅持“項目為王”,壓實責任打硬仗,集聚力量強攻堅,“嚴”字當頭抓整治,推動了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fā)展。
據統(tǒng)計,2018年溫州市5404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均超過1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高于5萬元,村均總收入達100.98萬元,是2016年的1.6倍。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54.57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32.84%;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33.92億元,增長29.7%;總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村1211個,增長41.97%,總收入超500萬元的村205個,增長5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