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知道你工作很辛苦,但是你闖了紅燈,還在車流里逆行過來,實在太危險了!”昨天上午10點,環(huán)城北路中山北路口人車流量都很大,下城交警武林中隊民警于彬攔下一輛外賣箱上寫有“××外賣”的電動車。
攔下對方后,于彬朝外賣小哥敬了禮,并告知他不遵守交規(guī)的危害性,還建議他,這兩天空氣不大好,騎車最好戴上口罩。
去年12月19日,讀者李女士向快報反映,稱她騎車回家時被一輛逆行的外賣小哥電動車撞腫手臂,對方大概是忙著送餐,連道歉的時間都沒有就飛速離開了。12月24日晚,讀者樂女士也打來電話,說丈夫南先生是個廚師,9天前騎電動車時被一個外賣小哥逆行撞傷,致左腳踝骨折,交警判定對方全責。手術花費較大,外賣小哥無力承擔,其所在平臺稱為員工買了保險,超出保險理賠范圍由送餐員個人承擔。然而,5萬元不足以支付丈夫的全部醫(yī)療費及誤工費……
那段時間,快報記者在濱文路、百井坊巷等地實地觀察,發(fā)現確有不少外賣小哥存在闖紅燈、逆行、騎快車道、騎車時使用手機等交通違法行為,而他們之所以急匆匆地騎行,與其薪酬和處罰機制密切相關。(詳見快報2016年12月22日A11-13版,12月25日03版連續(xù)報道)
這些報道推出后,得到杭州交警部門和多家外賣平臺的重視。
杭州交警表示,針對電動車的交通違法整治,交警部門去年就進行了“兩治一整”的常態(tài)化管理,而針對外賣小哥這一不斷壯大的新興群體,交警將立足嚴管,規(guī)范電動車駕駛人的交通行為,對電動車違法人依法實施警告、教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