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你明早到我辦公室來一趟。”“你身上有錢嗎?我有急用,趕緊借我點,打我卡里!”……當遇上“領導”電話借錢,你會照辦嗎?
今年以來,通訊詐騙的升級版——“我是你領導”電話詐騙案在全省各地頻發(fā)。記者了解到,4月15日至21日,杭州市共發(fā)生冒充領導以借錢為由實施詐騙案件41起,占通訊詐騙案件總量的35.7%,涉案金額達88萬余元。今年1月至4月,溫州龍灣警方共接到報案23起,涉案總金額50余萬元;開化警方接到報案5起,僅4月就發(fā)生兩起,涉案金額31萬余元。
近日,開化某村村干部程某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鎮(zhèn)黨委胡書記,并精準地報出程某的名字。
程某還沒緩過神,對方接著說:“我在辦公室陪上面來的領導,有領導向我借錢,但我走不開,你幫我轉賬6萬元到一個信用社賬戶,下午我就把錢還你。”平時工作中,程某多次與胡書記接觸,而且對方講話口音跟胡書記很像,他便信以為真,馬上去信用社匯了6萬元。
第二天下午,由于沒接到還錢電話,程某鼓起勇氣找到胡書記。誰知胡書記一頭霧水,他才恍然大悟,馬上給那個“胡書記”打電話,發(fā)現(xiàn)對方已關機。
面對領導,絕大多數(shù)人會肅然起敬。有些人正是利用這種心態(tài),干起了罪惡的勾當。
記者了解到,這類通訊詐騙的流程基本是這樣的:第一步,騙子會開門見山,親切稱呼當事人的姓名,讓當事人放松警惕。第二步,拋出一句“我是領導啊”,企圖渾水摸魚。不少人出于對領導的敬畏,往往直呼×局長或×主任。騙子順勢應和,心中竊喜;第三步,通過打官腔、擺架子,強勢向當事人借錢,借錢的理由多種多樣,有“在外面吃飯錢不夠”,并主動承諾“當天就會歸還”。
如果耐心接聽完“三部曲”,當事人很有可能就落入陷阱。
“詐騙者打的是心理戰(zhàn),抓住下屬對領導的敬畏、不好意思過多核實身份的心理,更易取得受害人的信任,方法更簡單方便,且詐騙金額往往較大。”警方表示,容易上當?shù)娜藛T包括新來的員工,或者剛好有新領導的單位員工等。
警方提醒,當遭遇各類可疑狀況時,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核實,謹防上當受騙。同時,騙子來電時,不少是直呼受害人的名字,顯然事先已得到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因此,公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盡量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謹防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