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已有6人成為“中國好人”
宿遷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王晨)記者昨日從宿遷市文明辦了解到,在剛剛揭曉的2013年度5月份“中國好人榜”中,來自泗陽中學高一的90后女生張雅麗光榮當選,成為我市今年以來第六位“中國好人”。此外,在昨日上午發(fā)布的4月份“江蘇好人榜”中,已榮登4月份“中國好人榜”的沭陽殘疾教師張道昶順利入選。
我市今年已有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記者了解到,由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好人榜”評選,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五個類別,每月組織開展。今年5月初,經(jīng)各?。ㄗ灾螀^(qū)、直轄市)文明辦審核推薦,全國共有565名候選人參加“中國好人榜”評選,經(jīng)網(wǎng)絡和手機短信投票,106名候選人榮登本期“中國好人榜”。
“當前,英雄、好人的群體效應正通過聚變產(chǎn)生巨大的正能量,在全市掀起學習、爭做英雄好人的熱潮。”市文明辦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5月份,我市今年已有徐桂榮、左臣、周賢材、曹鳳香、張道昶、張雅麗等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而去年只有駱澤艷1人當選。
10年如一日,她甘做同學一雙腿
在泗陽,說起張雅麗這個名字,不一定每個人都知曉,但是如果問起90后女學生10年如一日助同學上學的故事,恐怕沒有人不知道。“馬昕,我背你回家!”八歲時,一句不經(jīng)意間的承諾,張雅麗用稚嫩的肩膀背起身患殘疾的同學馬昕,坎坷邁向求學路。寒來暑往,風里雨里,形影不離,然而這一背,就是10年。
因為幫助馬昕,張雅麗放棄到縣城讀初中的機會。在此期間,張雅麗的感人事跡廣為流傳,她先后當選省四好少年、省美德少年、感動泗陽十大人物、宿遷十大好人、江蘇好人。今年讀高中了,針對張雅麗和馬昕的實際情況,泗陽縣文明委高度重視,動員泗陽中學主動接納了她們倆,并精心安排她們倆的生活和學習。當然馬昕平時的生活還需張雅麗的照料,她們倆的身影成為校園內(nèi)一道亮麗的風景,而認識或不認識的同學也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張雅麗和馬昕兩人還約定,三年后要報考同一所大學,今后永遠在一起。
34年的堅守,他把青春獻給鄉(xiāng)村孩子
34年來,遭遇父親病故、妻子腦血栓、女兒癌癥,卻從不耽誤學生一節(jié)課,所教學科名列前茅,沭陽青伊湖農(nóng)場趙集小學下坊教學點殘疾教師張道昶對孩子的“堅守”感動了許許多多宿遷人。在昨日揭曉的四月份“江蘇好人榜”中,張道昶繼榮登4月份“中國好人榜”后,光榮上榜。
記者了解到,張道昶出生于青伊湖農(nóng)場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1歲時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左腿終身殘疾。自從20歲高中畢業(yè)被聘為青伊湖農(nóng)場代課教師,34年來,他一直安于下坊這個方圓20公里都沒有市場、醫(yī)院、自來水,只有望不盡的田野、苦澀的鹽堿水和20多個學生的鄉(xiāng)村小學。
1996年他被破格轉(zhuǎn)正,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還先后被評為省、市“十佳師德模范”,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今年3月底,張道昶還獲得了“感動宿遷”人物十大提名獎。因為家離學校有30多公里,再加上本身腿腳不便,所以張道昶基本上都吃住在學校。但學校遠離農(nóng)村小集市,長期沒有直達外面的道路,平時買干糧的地方都沒有。所以他每次回家,都要帶些干餅和咸菜,一吃就是一個星期。而吃些方便面就已經(jīng)被他視為是改善生活的方式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使得身高1.75米的張道昶體重只有108斤,并長期患有貧血和胃病。
責任編輯: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