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新聞網(wǎng)訊(見習(xí)記者 王鵬) 現(xiàn)在人們的衣服尤其是高檔衣服越來越多,一件價格不菲的衣物不慎弄了個洞,丟了可惜,自己縫補不好又影響美觀,要是經(jīng)過精心織補后,幾乎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天氣漸涼,市區(qū)街頭并不顯眼的手工織補行當(dāng)生意紅火起來。
席地而坐忙織補
在市人民商場旁邊的小路邊上,記者看到兩個織補工就坐在一個擋風(fēng)的墻角,周圍放了一些織補的工具。
記者了解到,其中一位織補工高大姐為人淳樸,對工作一絲不茍。高大姐告訴記者,“她和同伴在徐州學(xué)了兩個月的織補技術(shù)。在這條路上我是第一家做織補的,干了有6、7年時間了。”采訪過程中,高大姐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很少抬頭,一直忙于修補手中的衣物,“這衣服人家待會兒就來取了,得抓緊幫人家補好。做這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細心和耐心。”
高大姐告訴記者,織補衣物所需的工具也不多,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個固定面料的圈、針和線就行了。很難想象,這幾樣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把破損的衣服修補的和原來一模一樣,而且手工織補比機器修補的好。“經(jīng)過我們織補過的衣服,一般是看不出來有修補痕跡的。”高大姐告訴記者。
織補攤生意紅火
在記者采訪的短短一個小時內(nèi),就來了好幾位顧客,送來修補的衣物大多都是羊毛衫。而且前來修補衣物的顧客中,也不乏年輕人。其中一位女孩子告訴記者,“因為破了一個洞就把衣服扔掉太可惜。送到這兒補一下,不僅省錢,而且補好的衣服像新的一樣。我的很多朋友也都來這修補過衣服。”
“現(xiàn)在是秋冬季節(jié),線衫毛料的衣服比較多,這些衣物放在衣柜里久了很容易出現(xiàn)蟲洞。”高大姐告訴記者,夏季的生意少一些,冬季會比較忙。她們現(xiàn)在每天早上8點就過來了,到傍晚6點多才回家。
手藝好且價不貴
如今的一件羊毛衫或者一件羽絨服,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在千元以上。如果不小心破了個洞,穿在身上很難看,但又舍不得丟,這可急壞了大多數(shù)市民。但街邊的精工織補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手工費也不貴。
高大姐說,現(xiàn)在每天大概要修補十幾件衣服,以西裝、羊毛衫居多,送來的衣服按破損面積收錢。一般一個小洞只要幾塊錢,但是花費的時間很多。在現(xiàn)場,記者看到一條西服褲子只破了一厘米的口子,但高大姐卻花費了半個多小時才把這個洞修補起來,補好之后完全沒有痕跡。“這么多的衣物中,屬西裝最難修補了,面料薄,做工細,稍微補不好就很難看。”高大姐說道。
責(zé)任編輯: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