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3月23日訊(記者 郭胡成)“那年春分,花滿枝頭。今年春分,夏意融融。夏姑娘一傲嬌,抬了個頭。”
這是前天我在微博上發(fā)現(xiàn)的一句話,光就氣溫值來說,概括很到位。
前天春分,按理說這之后的一段日子應該是暖意融融、適宜養(yǎng)花,可我們在路上遇到的卻不是那個俏皮的春姑娘,而是有點驕橫的夏姑娘。這么說并不過分,看一下前天全省最高氣溫你就知道了:
當天12時20分,贛榆率先達20℃,隨后20℃+區(qū)域逐漸南擴,到15時30分,20℃線已到南京溧水、常州金壇、無錫江陰、南通如東一線,北邊都在20℃以上。當天全省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贛榆,22℃。
有人說,“這會兒真想來個冰淇淋降降溫。”我在街上看到,很多人已經(jīng)在吃著冰淇淋了。
如此來看,春分,連接著的不僅是一個繁春,連接線稍稍長一些的話,便是夏天了。當然,這并不是真實的春分。真實的春分,就像原《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編朱偉說的那樣:
此時即使南方,也還是裊裊垂柳風,吹過點點回塘雨,清明未至,還遠未到煙雨落花時節(jié)。墮絮飛花,舞煙眠雨,那是陽春三月的惜春景象。二月春風似剪刀,春猶淺,青猶短,北方干渴還處處都是土黃,但陽光已經(jīng)溫熱了。在溫熱的陽光逼迫下,那些枯燥了一冬的繁枝之上,已布滿層層疊疊的紅與煙氣淋漓的白,淡煙粉紫摻雜,春色于是處處燃燒起來。春水綠波,紅蓼花夾,山晻靄,草蒙茸,到了一年中色調(diào)最絢爛的季節(jié)。
也許是季節(jié)走得太冒失,老天爺又決定來干預一下了,昨天下午,風向一轉(zhuǎn),就連春姑娘都不禁掩了掩衣襟。
東北風一吹,又把一天分成了兩個季節(jié)。昨天整點的實況氣溫走勢如實反映了這一切:6時,5℃;8時,9℃;10時,15℃;13時,19℃;16時,10℃。
讓老天爺給春姑娘、夏姑娘們壓壓性子也好,咱得一步一步走嘛。
中央氣象臺說,今明兩天,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qū)氣溫下降4-6℃,其中東北部分地區(qū)降溫幅度可達8-10℃。港城的氣溫也會降,不過降幅和下降后的氣溫都在大家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
今天,晴轉(zhuǎn)多云,東北到東風4級,最低氣溫3—4℃,最高氣溫13—14℃。再看中長期預報,被這么一打擊,本周內(nèi)港城氣溫都不會太過分了,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分的。當然,就算是有冷空氣來,從大范圍來看,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qū)氣溫仍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西北和內(nèi)蒙古的部分地區(qū)氣溫偏高幅度有3-4℃。
天氣預報要關注,氣候變化也要關心。今天第55個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
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氣候變化是一種抽象概念,感覺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未來才有可能發(fā)生。其實不是這樣的。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更新了其自2009年以來展出的地貌俯瞰對比圖。這組被命名為“變化之圖”的組圖展示了地球上一些地區(qū)地貌的前后變化,有積極的變化,也有負面的變化。比如咸海面積的大幅縮小,美國阿拉斯加冰川的融化和城市的擴張。“變化之圖”圖片展,讓人們感覺到氣候變化是真實存在的。
還是那句話:保護生存環(huán)境,從我做起,從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