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里,老黨員義務教書法
南報網(wǎng)訊 (記者 馬道軍) “‘心’字的第一點是左點而不是撇,‘雨’字還是全部用四個右點的好……”這是“友航寫字課”微信群里,何國健指導學員的一個場景。已有42年黨齡的何國健在東山街道外港社區(qū)做志愿者,每天免費給孩子們教授書法,至今已堅持了1年。
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當天,在外港社區(qū)明月花園小區(qū),記者見到了68歲的何國健。“我從小喜歡書法,至今每天保持兩個小時的練習,以前是淮安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何國健告訴記者,定居江寧后,發(fā)現(xiàn)社區(qū)有很多居民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書法,于是他主動提出,義務教授孩子們學書法。
何國健介紹,最初是零星的志愿服務,有時候在夏令營教孩子書法,有時候是在課堂上指導他們,并不是每周都去。從去年起,他開始固定在社區(qū)開辦書法課堂,周一至周五每晚六至八點線上輔導,周日上午兩個小時的線下上課,原定招收20個孩子,沒想到一下子有30多個孩子報名。“我的學員集中在5—10歲的年齡,叫書法怕他們不懂,有認識上的誤區(qū),我就定名為‘友航寫字課’,從基礎的書法抓起。”何國健說。
目前,“友航寫字課”的學員已經(jīng)超過當初報名的人數(shù),社區(qū)的活動室難以容納。何國健便要求家長帶孩子須每周日上午9點前準時簽到,保證學習人數(shù)和質量。“上課守時是每個孩子應該做到的。我是希望通過簽到的方式,讓家長不要溺愛孩子,凡事不找理由,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何國健解釋。
在何國健看來,作為黨員,這都是他應該做的,老了也要盡微薄之力,為社區(qū)文化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