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巧?網戀女友赴約途中突發(fā)闌尾炎 騙錢的!
江蘇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提醒:網絡交友還沒見面就談錢,多是騙局
南報網訊 (通訊員 蘇宮新 記者 朱靜)如今網絡交友越來越普遍,有些人就在網上聊了幾天,連面都沒見,就開始“老公”“老婆”相稱。于是,騙子便乘虛而入。江蘇省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以下簡稱“省反詐騙中心”)發(fā)布預警提示,近期接報的網絡交友詐騙不在少數。事實上,在網絡那頭跟你聊天的人究竟是男是女,你完全無法分辨,而一旦在沒見面時就跟你要錢,那基本上就是騙局。
【警情快報】
網戀女友赴約途中突發(fā)闌尾炎?
今年1月,江蘇宿遷的蔡先生在一個相親網站上認識了一個叫麗麗的“女孩”,對方自稱是湖南懷化人,兩人在網上聊得甚為投緣,并有了處對象的意向。于是,蔡先生加了對方微信,繼續(xù)保持聯系。
在網上交流一個月后,麗麗表示,自己準備到宿遷旅游,順便和蔡先生見面。一聽要和網戀女友見面,說不定還能進一步發(fā)展關系,蔡先生很是高興。所以,當麗麗提出讓蔡先生“贊助”點車費時,蔡先生滿口答應,立馬通過支付寶轉了800元過去。
就在蔡先生滿心歡喜等待女網友到來時,麗麗卻突然傳來信息,稱自己路上突發(fā)闌尾炎,現在要做手術。于是,蔡先生又匯去1000元。之后,麗麗稱手術做好,還要康復,蔡先生再次“奉”上900元“慰問”紅包。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麗麗將蔡先生的微信拉黑,這時蔡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趕緊報警。
“上述案例的套路還比較深,交友詐騙還有一個比較傳統的套路,就是送花籃。”省反詐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22日,南京的劉女士在家中上婚戀網站,結識了一名男子。對方自稱是東莞市長安鎮(zhèn)某某建材公司老板。經過一番網聊,兩人決定交往,并交換了手機號。很快,兩人便以“老公”、“老婆”相稱。
10天之后,對方打電話給劉女士,稱自己的建筑公司即將舉辦開業(yè)18周年慶典,希望劉女士能以女朋友的身份送花籃,并提供了一個東莞市花店聯系電話和銀行卡卡號。劉女士表示同意并用支付寶向對方提供的卡號轉賬數次,共計7320元。然而,到了2月12日,劉女士再次與對方聯系時,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均聯系不上。至此,劉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騙術揭秘】
交友詐騙共同點:還沒見面就談錢
警方介紹,交友詐騙中,騙子們的套路是有跡可循的。比如,他們往往虛構身份、扮演角色,謊稱事業(yè)有成,但情路坎坷、情感波折,期盼能夠找到一位可靠的終身伴侶。他們在網上以交友戀愛的名義與受害人聯系,往往會急于與對方確立關系,騙取信任。取得信任之后,就會以公司開業(yè)、店面開張為由,要求對方送花籃(或類似物品),并主動提供賬號讓對方匯款,騙取受害人錢財。
“交友詐騙有個共同點,往往還沒見面就談錢。”省反詐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盡快讓受害人匯錢,騙子往往還會引入所謂的“親屬”“父母”,以談婚論嫁、稟明婚事等借口打來電話進一步確認關系,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防范貼士】
還沒見面就談錢,斷了吧
針對此類詐騙,警方提醒廣大網友,應提高自我防范意識。遇到異常熱情,聯系時間很短就主動要求確立情侶關系的人需要提高警惕。如對方提出公司、店面開張、父母過壽要求送禮、匯款時,立即斷絕聯系。
另外,在與網友聊天過程中不要輕易轉賬匯款,泄露銀行卡賬號、密碼、真實姓名、工作單位等信息。對陌生人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信網上發(fā)過來的圖片和視頻,保持平常心,謹防甜言蜜語背后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