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面前的這塊碑,就是大陳島墾荒紀念碑,從空中俯瞰,碑基呈五角形。當年5批467名青年墾荒隊員上島墾荒,就是在這里莊嚴宣誓,并揮下第一鋤?!比涨?,在臺州市椒江區(qū)大陳島修葺一新的墾荒紀念碑區(qū)塊,導游孔文敏正為一群來自溫州樂清的游客作講解。
51歲的孔文敏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大陳漁嫂”。2006年,隨著大陳島游客日益增多,在當?shù)剜]電所上班的孔文敏開始擔任兼職導游,一干便是15年。今年4月退休后,她索性當起了全職導游。孔文敏親眼見證了大陳島“躥紅”的整個過程,“原先我一個月只能帶一兩個團,現(xiàn)在一天就要帶兩三個團,大部分都是來紅色游的?!?/p>
大陳島紅色資源十分豐富。2006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大陳島視察時,非常關心大陳島漁業(yè)生產和轉產轉業(yè)等情況,勉勵當?shù)馗刹咳罕姲l(fā)揚大陳島墾荒精神,努力把海島和漁農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近年來,大陳島圍繞打造“中國紅色旅游第一島”目標,深挖紅色資源,補齊紅色旅游短板,以紅色旅游帶動漁民轉產轉業(yè),走向共同富裕。大陳島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百家紅色景點景區(qū),包括中央黨校、中央團校在內的5個國家級教育基地和10個省市級教育基地相繼落地。2020年,大陳島游客達到14.5萬人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萬元。
紅色旅游的發(fā)展,改變了孔文敏等眾多“大陳漁嫂”的人生軌跡。她們陸續(xù)轉產轉業(yè),從修補漁網的“賢內助”,變身為導游、售票員、景區(qū)管理員,以及民宿、農家樂老板娘,從幕后走向了前臺。
傍晚,大陳島梅花灣三角街上,一家家海鮮大排檔坐滿了前來吃飯的游客,原味海鮮排檔老板娘黃蓮英正熱情招呼客人就座。
漁嫂黃蓮英和丈夫很早就上岸轉型。8年前,一家人在三角街開了一家百貨店,專做游客生意。去年10月,她又和小姑聯(lián)手,租下附近兩間店面,做起了海鮮大排檔生意。
“我們一共有15張大圓桌,春節(jié)期間天天爆滿。”黃蓮英樂呵呵地說,“現(xiàn)在大陳島旅游這么熱,發(fā)展勢頭這么好,我們要抓住機會?!?/p>
大陳島的飯店、大排檔、農家樂越開越多,目前已有23家。去年,大陳島梅花灣路線獲評全省12條美麗鄉(xiāng)村夜經濟精品線之一,露天海鮮大排檔便是其最大特色。
在東鎮(zhèn)村土地堂,自稱“落后分子”的漁嫂梁惠芬,也轉型辦起了民宿。44歲的梁惠芬是一名20多年的“資深漁嫂”。在周邊其他民宿老板的鼓勵和幫助下,她和丈夫將老房子改造成了有4間客房的民宿。民宿在今年4月開始營業(yè),由梁惠芬負責打理。
如今,土地堂已開起7家民宿,是大陳島最知名的民宿集聚區(qū)。與悅海民宿一路之隔的,便是島上最知名的網紅民宿“有家客棧”,是椒江區(qū)唯一一家金宿級民宿,一年到頭客源不斷。
墾荒紀念碑區(qū)塊、綜合碼頭完成改造提升,青墾文化舊址公園、青墾文化紀念館加快建設,砂質岸線完成修復,圓月灣主題酒店、大小浦古漁村等“網紅”項目加快推進……在梁惠芬眼里,大陳島環(huán)境越來越美,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這也是她轉產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之源。
進入“十四五”時期,大陳島又提出了新目標——打造全國現(xiàn)代化建設示范島,努力建設成為紅色旅游第一島、海峽兩岸交流示范島、青墾文化體驗島、零排放生態(tài)美麗島、現(xiàn)代化數(shù)字智慧島、幸福宜居平安島,美好藍圖令人憧憬。
大陳島發(fā)展勢頭越來越好,漁嫂的主人翁意識也越來越強。當前,在大陳鎮(zhèn)牽頭下,30多名不同身份、不同職業(yè)的“大陳漁嫂”,組建了“大陳漁嫂”墾荒志愿服務隊,組織紅色講解、民宿餐飲服務技能培訓,開展紅色宣講、垃圾分類宣傳、結對幫扶等活動,為建設更美好的大陳島出力。去年,“大陳漁嫂”志愿服務隊被評為“臺州好人”。(記者 陳久忍 共享聯(lián)盟大陳島站 曹婭萍 徐雨露 王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