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通訊員陳艷紅
1月10日,位于椒江下陳街道的椒江區(qū)冬領鮮花共富工坊,溫控大棚里幾十萬朵白色的菊花挨挨擠擠,或含苞待放,或已盛開。工人們正分工協作,采摘、分揀、搬運、裝車,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
菊花致富促增收
“我種了8個大棚的菊花,今年菊花長勢喜人,畝產約3萬支?,F在正是采摘高峰期,十幾名工人一天能摘4萬多枝菊花。”冬領鮮花共富工坊負責人蔡冬領樂呵呵地說。
從2004年起,蔡冬領夫妻倆就開始在椒江培植本土鮮花。2008年6月,夫妻倆創(chuàng)建了臺州市椒江冬領鮮花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從事鮮切花生產經營。2012年10月,他們新建了4個總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鋼架溫室大棚。如今,冬領鮮花合作社共有350余畝花田,建有9個連體棚和1個玻璃溫室。
“持續(xù)20年的種花經驗,為我們的‘冬領鮮花’特色品牌積累了口碑,也帶來更好的銷路,鮮花內銷廣州、昆明、武漢等城市,外銷日本、韓國。2023年,我們的總產值達1000萬元,有效盤活下陳街道廣興村90畝土地,促進村集體年增收9.27萬元?!辈潭I說。
菊花的豐收,不僅給種植戶帶來了收益,也為周邊村里的閑散勞動力帶來了務工收入。“我在這里工作了10多年了,收獲季的時候主要是采菊花,平時就幫著基地干一些雜活,工作很輕松,還能和大家聊聊天,開開心心把錢掙?!睂崿F家門口就業(yè),村民孫梅英的臉上掛著笑容。
智能管理提高效率
走進溫控大棚內,肉眼看不見的空氣濕度、溫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PH值正通過各種專業(yè)傳感器被實時采集,以具體數值呈現在棚內LED顯示屏和蔡冬領的手機上。
“依托于智慧農業(yè)物聯網系統,不管人走到哪里,只要手機帶著,我都能看到棚子里的花長得怎么樣?!辈潭I說。不僅如此,合作社智能溫控大棚的自然通風系統、遮黑補光系統和水肥一體灌溉系統,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操作。
“應用智能溫控大棚后,對菊花成熟期的調控最長可達一個月,采摘后的保鮮期也從半個月延長至一個月,平均售價提高1倍,畝均效益較之前提升3倍?!币粋€智能玻璃溫室,能實現一兩百萬元的年產值,這也增加了蔡冬領進軍高端花卉市場的底氣。
去年上半年,“冬領鮮花”試種了4種附加值較高的進口品種繡球花,下半年種植了垂絲茉莉,同時基地還引種多頭菊、乒乓菊等品種,彌補季節(jié)性缺陷,形成多元化、全季節(jié)、全天候生產。
田間課堂提技促富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運用到農業(yè)生產中,去年,在下陳街道和椒江區(qū)農水局的幫助對接下,冬領鮮花共富工坊開展了新型農業(yè)主體生產設施化、智慧化能力提升項目,有效保障了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質量效益。該共富工坊也被省農業(yè)農村廳認定為數字農業(yè)工廠(基地)。
“我非常歡迎同行們到我的基地考察交流?!弊鳛榕_州市首批“新農人”培育金牌基地,冬領鮮花共富工坊打造“新農人”培育示范點,組織開展花卉種植技術培訓和科普等活動,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同時,對接科研單位,為農業(yè)科技成果展示、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提供平臺支撐,對帶領當地及周邊200多農戶的共同致富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