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早上6點半左右,新安感知農貿市場快檢室的檢測員陸錦拿上采樣袋,隨機選擇了幾個攤位抽取樣品,回到快檢室忙碌起來。經過樣品信息登記、上機檢測等程序后,水產品近30分鐘、蔬菜樣品近20分鐘就都有了檢測結果,并同步公示在市場內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上。從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獲悉,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工程之一,今年全市農貿市場年底前要完成150萬批次快檢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上市食品快速檢測93.22萬批次,實現上半年完成進度超60%的既定任務,合格率在99%以上,有750公斤的不合格食品被退市銷毀。
以快速檢測“小窗口”促進食品安全“大監(jiān)管”,守護“菜籃子”安全,2017年以來,我市共建設完成210家食用農產品快檢室,這些快檢室都按要求配置快檢儀器設備、專職檢測人員,以檢測農貿市場內自產自銷、不能提供溯源票據的食用農產品為重點,能快速檢測出農藥殘留、甲醛等16個農副產品指標。
蔬菜的農藥殘留是否超標?魚蝦貝等水產品的抗生素含量是否超標?新安感知農貿市場每天供應蔬菜10噸,水產2.5噸,肉3噸,輻射周邊小區(qū)和餐館,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8000到10000人。到市場來買菜的顧客都會到門口的大屏上看看當天農產品的檢測信息公示。什么菜、在什么攤位、誰賣的、合不合格……這些信息都來自快檢實驗室每天要抽取的20多個批次的樣本中。吊白塊、雙氧水、有機磷等是否超標,清清楚楚,一旦發(fā)現不合格的樣本,會當即進行復檢,確認后填寫處置記錄表,并通知市場當場銷毀。來買菜的魏阿姨反映:“附近大部分居民都在這里買菜,看到市場天天檢測覺得是好事、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將預警關口前移,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隱患,讓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安心。”市市場監(jiān)管局食品經營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無錫已實現了市區(qū)快檢服務全覆蓋,食用農產品交易市場入場銷售者建檔率、快檢室運行率均為100%。市縣兩級對農產品交易市場快檢實驗室建設運行予以獎補,實驗室運行穩(wěn)定,為守牢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關發(fā)揮了巨大的技術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