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以“傳承民間藝術,演繹甬上風情”為主題的2025寧波市優(yōu)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大賽在象山縣賢庠鎮(zhèn)木瓜村文化禮堂舉行。來自寧波10個區(qū)(縣、市)的13支民間文藝表演團隊同臺競技...
近日,市博物館館藏東漢玉豬、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磚一組共2件(套)館藏文物,入選首屆全省博物館“百大鎮(zhèn)館之寶”。據(jù)悉,東漢玉豬為國家一級文物,該文物是東漢時期殮藏用的握玉,長11.6...
臺傳媒記者葛星星臺傳媒通訊員方永樂6月5日,第二十六屆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討會首日主會場,浙江省臺州醫(y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李恩輝向國內外頂尖眼底病專家,展示了一項...
移風易俗文藝節(jié)目展播|兩夾弦《公雞過壽》
記者 施晨露"作為一個寫小說的人,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寫作的朋友在上海打開自己。"昨天,2025"長三角·
昨日,我市舉行“咱村有變化”文化特派員項目路演活動暨文化特派員工作年度推進會,通過現(xiàn)場路演、代表發(fā)言等形式,交流總結文化特派員工作先進經驗、特色做法,剖析堵點難點,并研究...
6月6日,2025揚州早茶文化周暨世界美食之都創(chuàng)新發(fā)展交流活動開幕。市長潘國強、省商務廳副廳長姜昕、中國飯店協(xié)會副會長宋小溪出席活動。潘國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賓的...
本報訊(記者 陳旻)6月6日,由市人社局主辦、弋江區(qū)人社局承辦的蕪湖市博士后工作推進會在蕪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舉辦。 活動采取講解、分享、參觀等形式,交流研討蕪湖市博士后...
臺傳媒記者顏 彤 臺傳媒通訊員牟桑桑 6月6日晚7點,黃巖區(qū)北城街道桔源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孩子們拿著彩筆在紙張上涂鴉,臉上神情專注,筆端色彩斑斕。這是該社區(qū)“和合夜?!钡?..
端午假期,海安市的大街小巷飄著粽香,也飄著五彩繩結。劉氏中國結第四代傳承人劉麗通過一雙巧手,用在指間穿梭的絲線串聯(lián)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xiàn)代生活,讓跨越百年的技藝綻放新輝。...
今年,“文化惠民行動”第9次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全市各級文化部門將開展文化惠民文藝演出、藝術普及、美術攝影展、閱讀體驗、非遺展示展演等活動1200場。截至目前,已開展...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文化的豐富內涵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
新時代廉潔文化是融合三種文化達成“三位一體”的文化。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
《相信文字》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上海六千年》的出版,不僅可以增長讀者對上海歷史的“見識”,更能引領讀者踏上文化“尋根之旅”。
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于昨日12時線上開票,14時線下開售,熱門場次幾乎瞬間“全線飄紅”。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被這顆“綠色明珠”的美所傾倒,化身為“宣推官”,為西湖創(chuàng)作出千古流傳的詩篇。眼下,同樣有一個機會,讓大家成為西湖的“野...
記者 張熠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珍貴文化資源,保護非遺是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和愿望。昨天,由上海藝術品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上海市...
記者 吳桐昨天,上海文化廣場發(fā)布2025年末大戲。《莫扎特!》《伊麗莎白》音樂劇版音樂會、法語原版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巴黎圣母院》、安東尼亞諾小...
記者 施晨露"70多年考古工作已經確認,上海史前文化從距今6000多年前開始,經歷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
記者 吳桐5月下旬,上海輕音樂團48名演職人員奔赴喀什,開啟2025年"百場輕音邊疆行"文化潤疆項目活動。在23天的時間里,這...
一市三省文化地緣相近,文化傳統(tǒng)相通,文化風俗相融,在漫長的歲月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璀璨的地域文化,編織出悠長的文化根脈,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促進全民閱讀、共建書香崇川,深化區(qū)委“綠盾舒心”關愛工程,近日,南通市圖書館與崇川區(qū)城市管理局聯(lián)合舉辦“智匯藍盾”合作共建啟動儀式暨“悅讀室”揭牌活動。此次活動以文...
繪畫比賽作品展一等獎作品《護眸觀宇》一名美少女戰(zhàn)士擊碎視力表的“冰封”,常吃胡蘿卜、藍莓等護眼食物,同時定期檢查視力,最后摘掉了眼鏡,展翅翱翔在宇宙中,周圍星球化作顆顆明...
近日,商務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共同發(fā)布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yè)和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其中,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南京艾迪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