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華文明研學旅游聯(lián)盟、中國文化遺產傳播中心等共同主辦的首屆文化遺產研學十佳案例和十佳線路遴選推介活動終評會在河南鄭州舉行,投票產生了文化遺產研學十佳案例和三十個優(yōu)秀案例,十佳線路和十個優(yōu)秀線路以及優(yōu)秀組織單位。杭州博物館(杭州博物院(籌))的《發(fā)靨的宋潮——宋韻系列研學課程》入選文化遺產研學優(yōu)秀案例,中國茶葉博物館的“非遺茶香”西湖龍井老字號特色文旅線路上榜文化遺產研學十佳線路,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申報的“西湖尋宋”文化遺產研學游線榮獲文化遺產研學優(yōu)秀線路。
這些案例與線路有哪些亮點?市園林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發(fā)靨的宋潮”中的“發(fā)靨”是杭州方言,代表“有趣、有意思”,“宋潮”則一語雙關,既是“宋朝”的諧音,也反映了課程的核心內容——宋代的潮流。課程立足杭博館藏精品文物和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包含書畫美育、宋人手作、城市考古三大主題,旨在為青少年提供充分的宋代美育“浸潤”,傳承宋韻文化基因。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非遺茶香”特色文旅線路,以“獅龍云虎梅”五個西湖龍井老字號為主線,向大家生動呈現(xiàn)西湖龍井茶的品飲習俗和相關故事,展示西湖文化景觀和“非遺茶香”的別樣風情,是西湖龍井全域茶旅的創(chuàng)新實踐。
“西湖尋宋”以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下轄的“西湖博物館—蘇東坡紀念館—南宋官窯博物館”為研學路徑,以“尋宋”為主線,將“西湖、蘇東坡、南宋官窯”三大文化標識元素有機融合,精心打造“宋韻尋蹤——跟著傳統(tǒng)節(jié)日去研學”“西湖拾遺——跟著文化遺產去研學”“千古一人——跟著蘇東坡去研學”“‘云’游西湖——跟著‘云’上博物館去研學”四大板塊。項目推出3年多來,共開展研學活動2000余場,惠及杭州近400所學校,榮獲省市級各類榮譽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