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區(qū)將加強社會治理作為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向。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推動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以及發(fā)揮文化引領的凝聚作用,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更加有序、和諧、宜居的生活環(huán)境。
強化堡壘,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該區(qū)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窗口和“最多跑一次”服務改革,旨在簡化群眾辦事流程,提升為民服務效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便捷與高效。同時,注重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員志愿服務日”等活動,組織黨員深入群眾,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從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黨員們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引領群眾共同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形成強大的合力。
多元共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該區(qū)積極推動形成政府、村居和民眾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格局。以綜治中心為載體,整合建立了網格黨建工作站,實現了黨建網格和社會治理網格的“雙網融合”。通過進一步細化網格劃分,確保每個網格都有專人負責,形成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的高效治理格局。此外,還充分利用網格微信群、APP等線上工具,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打造精準、精細、精致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品牌。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更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文化引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治理共識。該區(qū)積極組織傳統(tǒng)文化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建立了“榮譽墻”、“好人好事榜”,利用社交媒體、公共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優(yōu)秀黨員、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這些舉措激發(fā)了群眾的向善向上力量,形成了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為社會治理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