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南極是什么樣子的?千奇百怪的冰山外表下,令人驚奇的極光,又會有怎樣的色彩?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被在地球另一端進行科考工作的張少華寫成了文字,向家中的雙胞胎女兒溫柔道來。前不久,張少華將32封生動有趣的“南極家書”集結成冊。未來,他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們了解南極的神秘畫卷。
張少華和女兒的合影
他用32封書信向女兒分享見聞
2019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天體物理學家張少華,跟隨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出征南極。在泰山站工作期間,張少華完成了望遠鏡安裝、空間碎片等與空間安全有關的觀測工作。
雖然已經(jīng)時隔五年,只要回想起在南極的那些日子,張少華抑制不住興奮,“圓夢了!”極佳的天文觀測環(huán)境,讓張少華即使身處極寒之地,內(nèi)心也依然燃燒著熊熊的科考熱情。
在工作過程中,每當張少華有閑暇時間,總希望能夠和遠方的家人聊聊天。由于不同頻的時間與作息,加上地區(qū)信號差,讓張少華本想通過微信電話來傳達思念的想法中斷。在奔赴南極的途中,張少華并沒有給雙胞胎女兒寫信的想法,“本來只是想寫一兩封就好了。”最終讓張少華沒想到的是,文字卻成為了最好的表達。
張少華和科考隊成員在南極的合影
“聽著房間墻壁‘吱吱嘎嘎’的響聲,感受著‘雪龍’船沖上浪尖船頭翹起,然后迅速落下,‘轟隆’一聲撞到海面,激起高高的雪白的浪花。”那天,張少華正在“雪龍?zhí)?rdquo;上,突如其來的海浪讓他感到十分不適。
“雖然暈船得厲害,爸爸沒法去二樓餐廳吃飯,但爸爸還是很勇敢和堅強,為了保持體力,還是忍著難受吃了一包餅干。”最后,張少華還不忘問女兒,“爸爸是不是很厲害呀?”
這樣的日常,張少華都會記錄下來,寫進和女兒的書信中。在南極科考的大半年時間里,張少華為女兒寫下了32封書信。除了談到自己的飲食起居,更多的是張少華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向女兒講述南極的神秘。
奇特的冰雪年輪、與南極小動物同行的科考,以及出糗的暈船經(jīng)歷,當這些故事傳遞到女兒手中,也激起了她們對南極的憧憬與想象,“女兒們收到書信后,就會跟我說,‘爸爸,我們以后也想去南極’。”
將有趣書信集結成一個又一個科普故事
從南極回來后,張少華的妻子就將這些頗具意義的書信整理出來,發(fā)布在了社交平臺上與大家分享。有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看到了,覺得特別好,認為是科普的好選題。很快,這位朋友就聯(lián)系了張少華,溝通出版事宜。當這本《給女兒的信》出版后,“暈船的爸爸”、“企鵝家族”、“冰雪年輪”等這些生動有趣的內(nèi)容吸引了一大批讀者。
書信在集結成冊的過程中,張少華也想過,受眾大部分是小孩子,張少華就多次對書信內(nèi)容進行了修改與完善,嘗試用更加淺顯、生動的形式,向更多小孩子講述南極的故事。
“不同地方的時間差別很大,人們就根據(jù)一天二十四小時,劃分了二十四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的經(jīng)度都跨越十五度。在我們國家,我們統(tǒng)一用的就是北京所在的時區(qū)——東八區(qū)的時間”,在講述南極特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張少華也會趁著自己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女兒講述對應的知識。
寓教于樂的文字,讓不少讀者對南極有了更多的向往。有位孩子在讀過書籍后,做了一個手抄報來表達自己對南極的想象與好奇,這讓張少華很感動。“能夠?qū)δ蠘O抱有一顆好奇的心,就已經(jīng)足夠了。”
張少華從南極回來后,也會在空閑時間前往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孩子們。每當看到臺下專注的眼光,“我就特別有成就感。”張少華說,小朋友們對于外面世界的好奇,而他也努力用自己的故事,帶這些孩子開啟一場又一場的南極神奇之旅。
未來希望能再續(xù)南極科考新篇章
在前往南極第36次科考的那年,是張少華進入上海師范大學工作的第一個年頭。他主要負責黑洞與星系演化方面的工作。在觀測天體環(huán)境尤其之佳的南極,他也從書本走向了實際,在當?shù)剡M行了更多維度的思考。
2023年,上海師范大學團隊自研的3米口徑低頻射電望遠鏡,也成功開展了銀河系中性氫的試觀測,并成為了我國南極第39次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張少華也結合對南極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等諸多因素的考量,在該望遠鏡的基礎上進行了深一度的升級,對眾多功能與科考方案進行了確定。
2024年正值中國南極科考40周年,回首往昔,40年的時光里,中國已相繼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等重要科考地標。在南極觀測的道路上,已越走越成熟,越走越遠。今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也建成并投入使用,邁向了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的新里程。
張少華告訴記者,通過由淺及深的科考工作,也更需要的越來越多科研人員的不斷付出和奔赴。偌大的南極,如今也成為了諸多科考人的“第二課堂”。隨著對天文研究的深入,張少華未來還會繼續(xù)奔赴南極進行更多的探索。
這是一場生動的地球冒險,未完待續(xù)。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