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苑建苑之初,便按照山石、水體、建筑、植物、動物、詩畫、天象、人物活動的古典園林八要素來打造,園林綠植作為重要的戶外展陳部分,一直以來備受重視。南通博物苑現(xiàn)有各類樹木400余株90多種,其中已定級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樹種有80棵,除正常的常規(guī)養(yǎng)護(hù)外,我苑重點是積極應(yīng)對各類極端天氣,確保重要花木,尤其是古樹名木的正常生長。
連日來高溫干旱,晴熱少雨,旱情較往年嚴(yán)重。水是生命之源,光照、溫度、水、酸堿度等作為植物生長要素之一不可或缺。夏日澆水講究時間,這是因為植物白天存在“蒸騰作用”,即植物的葉片在高溫時通過蒸騰,降低自身溫度,避免被灼傷。同時,植物根系利用葉片蒸騰提供動力,“自下而上”讓土壤快速吸收周圍水和無機鹽,以滿足植物各部分所需營養(yǎng)。因此,在夏季給植物澆水應(yīng)避免高溫高熱的時間段,否則蒸騰量變大,時間一長,植物自然就受不了,非但不能緩解旱情,還會加速脫水而蔫,甚至死亡。此外,白天澆水,水溫隨著氣溫逐步升高,也不利于植物吸收,造成“燙傷”,太涼的水也會因為溫差,刺激到植物。所以,我苑多選擇在傍晚、夜間或清晨五六點時進(jìn)行補水??紤]到園路狹窄,灑水車無法行走,我苑克服困難,采取水泵抽水、消防栓噴水、藥水車移動灑水等辦法,及時給古樹名木以及苑內(nèi)容易曬傷的草本植物、今年新栽種的小苗等植物補水,確保不因失水而死亡。經(jīng)過近期持續(xù)的澆水補充養(yǎng)分,植物旱情得到極大緩解,重要花木長勢良好,葉片舒展、郁郁蔥蔥。
下一步南通博物苑還將對植物噴灑蒸騰抑制劑以抑制植物的水分蒸發(fā),同時對易曬傷的植物覆蓋遮陽網(wǎng)。對古樹名木,在噴水時添加適量葉面肥補充葉片營養(yǎng)。對于已出現(xiàn)失水情況的苗木,除繼續(xù)早晚各一次補水外,后續(xù)將對枯死部分進(jìn)行重修,以刺激新的葉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