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秋糧收獲關鍵期,此前連續(xù)多日的陰雨天氣,讓晾曬糧食成為困擾農戶的難題。面對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秋糧保衛(wèi)戰(zhàn)”,宿遷多地迅速響應農戶需求,紛紛開放黨群服務中心廣場等公共場地,為農戶提供晾曬糧食的空間,助力秋糧顆粒歸倉。
10月10日,天氣晴好。記者在宿豫區(qū)來龍鎮(zhèn)光明村看到,往日用于村民議事、舉辦文化活動的黨群服務中心廣場,如今“變身”曬場。金黃色的稻谷攤鋪在廣場地面上,村民正手持農具來回翻曬,加速水分蒸發(fā)。
“前幾天連續(xù)下雨,收回來的稻谷都堆在家里。我正愁沒有地方晾曬,村里就通知開放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了,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一名正在翻曬稻谷的村民笑著說。
同樣的暖心場景還出現(xiàn)在市湖濱新區(qū)井頭街道安圩社區(qū)。當日下午,在安圩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附近的空地上,唐宜軍正忙著翻曬稻谷?!敖衲昙依锓N了4畝水稻,收獲了1500公斤稻谷?!彼嬖V記者,“社區(qū)工作人員考慮到我們搬遷后沒有場地晾曬糧食,便開放了這片空地讓大家晾曬糧食?!?/p>
“剛收獲的稻谷里的水分較多,要是不及時晾曬,用不了幾天就會發(fā)霉。我家稻谷已經(jīng)在這里晾曬一天了,水分蒸發(fā)了不少?!碧埔塑娦χf。
除了光明村和安圩社區(qū),宿遷各地還有多處公共場地向農戶“敞開大門”。一處處臨時曬場,不僅成了秋糧的“安全港灣”,還體現(xiàn)了基層治理的智慧和溫度,彰顯了基層干部為民服務的情懷和初心。(記者 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