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麗水甌江航運開發(fā)系列報道(二)
前不久,我市出臺《麗水市重大發(fā)展短板責任清單》,明確提出“十三五”計劃內新增四級航道88.5公里,這也意味著我市提速甌江航道整治,向著鋪就“黃金水道”的夢想快步挺進。
實際上,作為我省第二大江,八百里甌江原本就是一條“黃金水道”。歷史上,甌江江面千帆競發(fā),商賈往來不息,青瓷、石雕等通過水路直通海港,走向世界。即便是上世紀中葉,浙南一帶的木材、山貨和土特產,大多經過甌江通達全國、遠銷全球。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和鐵路干線的建成,沿江梯級水電站開發(fā)期間導致航道受阻,甌江航運昔日的繁忙景象歸于平靜,“黃金水道”逐漸走向衰落。
然而,作為五大運輸方式之一的航運,因其污染小、運量大、耗能低、占地少等優(yōu)勢,在滿足國民經濟和綜合運輸發(fā)展需求上的作用并未減弱。“十二五”期間,內河水運建設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成為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之一。特別是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沿江“九省二市”大力發(fā)展航運,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極,讓沿河地區(qū)更加矚目內河水運。
“打通甌江航道,等于麗水有了出海口,不僅能在國家‘一帶一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中分得一杯羹,從此還將開啟對接海洋經濟的新時代。”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港航(海事)局局長劉軍說。
不僅如此,隨著《浙江省內河水運復興行動計劃》的實施,甌江航道整治工程納入其中,打通甌江航道成為全省形成“北提升、南暢通、東通海、西振興”的內河航道格局的重要一環(huán),古老的甌江航道迎來新的曙光。
甌江航運復興行動既帶給麗水機遇,也意味著壓力。劉軍表示,省內沿海地市港口建設不斷提速,就連不靠海的衢州、金華兩地的衢江航運開發(fā)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如果甌江航道整治工程不加快,麗水將成為全省唯一一個沒有高等級航道,且航運產業(yè)嚴重滯后的地市。
聚焦問題補短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甌江港航項目建設,將其列入了市委關于補短板增后勁推動“綠色發(fā)展、科學趕超、生態(tài)惠民”的全委會決定里的重點工作,并將其明確為全市重大發(fā)展短板。
“項目前期審批和資金補助政策已經基本就緒,甌江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在即。”劉軍介紹說,5年后,昔日的“黃金水道”將再現百舸爭流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