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wǎng)訊(記者 裴凌曼)日前,記者走進泗洪烈士陵園,蒼松翠柏掩映下的泗洪烈士陵園莊嚴肅穆,一座28米高的烈士紀念塔巍然矗立在廣場中央。以烈士紀念塔為中軸線,兩側(cè)是革命烈士紀念館,背面則是陵園墓區(qū),江上青等189位烈士被安葬在這里。
泗洪縣是革命老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的中心區(qū),也是淮北區(qū)黨委、新四軍四師師部、淮北行署所在地。境內(nèi)的朱家崗、青陽、胡橋、江橋、周莊、馬公店等地發(fā)生了大大小小數(shù)百次戰(zhàn)斗,無數(shù)先烈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
1955年,泗洪縣委、縣政府在縣城南郊拓地500余畝,擇其東向,辟建了泗洪烈士陵園,將葬在泗洪境內(nèi)的189位烈士先后移入陵園奉葬。
在陵園之中,有一尊漢白玉的雕像,她就是“淮北劉胡蘭”——喻尊霞。在泗洪縣,提起喻尊霞的名字,人們總會想起這位抗日女英雄的英勇事跡。
1920年5月23日,喻尊霞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三小姐”。她從小成績優(yōu)異,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她的作文《悲慘的乞丐》曾被老師作為范文在全班傳閱。
然而,喻尊霞的命運在國家危難之際發(fā)生了轉(zhuǎn)折。1938年,由于日軍的侵略,學校被迫停辦,她輟學回家。面對國土淪喪,她立志為國家和民族作出貢獻。1939年,喻尊霞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加入了當時的青年抗敵協(xié)會,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們有時在墻上書寫抗日標語,有時在街頭演說或進行文藝演出。喻尊霞擅長演唱。她外表文文靜靜,平日里寡言少語,見了生人還有點害羞??墒巧狭伺_,她的嗓子很亮,唱起歌來音色優(yōu)美,人們都稱她是“金嗓子”。
在黨的領導下,青年抗敵協(xié)會廣泛深入地向廣大民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喻尊霞深受領導信任,同志們也很喜歡她。那時,到鄉(xiāng)里搞政治宣傳全是步行。她的腳上起了泡,但是從不叫苦。在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同時,喻尊霞還經(jīng)常熱心地幫助鄉(xiāng)親們做家務、干農(nóng)活。由于喻尊霞工作出色,不久,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39年6月,喻尊霞加入了泗縣政治工作隊。
1940年3月,中共在皖東北創(chuàng)建抗日民主政權(quán)。這時,各區(qū)都成立了民運工作團。喻尊霞所在的泗縣政治工作隊也改為民運工作團,其任務是深入農(nóng)村宣傳、發(fā)動、組織群眾,成立農(nóng)救會、婦救會,鞏固新政權(quán)。這年5月上旬,喻尊霞和朱碧莎、陳興吾、夏復興等同志被調(diào)往外地開展工作。他們秘密召開貧雇農(nóng)積極分子會議,還建立了相關組織,宣傳減租減息。同年5月28日,因惡霸地主袁林告密,喻尊霞與朱碧莎、馬文訓等同志不幸被捕。在審訊中,她巍然站立,堅貞不屈。她的衣服被打爛了,還多次昏死過去。
日本侵略者通過漢奸王仲濤要喻尊霞寫“自首書”。喻尊霞回答:“我寫!”日寇信以為真,忙拿來紙筆。喻尊霞接過紙筆,揮手寫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寇暴跳如雷,拔出刀來,殘忍地砍下喻尊霞的手指,并聲嘶力竭地吼道:“埋掉,統(tǒng)統(tǒng)埋掉!”
喻尊霞忍住劇痛,與同志們一道大義凜然地走向刑場。臨近日寇挖好的坑洞,她突然高呼:“同志們,為祖國犧牲的時刻到了,讓我們最后高唱一首歌吧!”在歌聲中,日寇將刺刀刺進她的胸膛。
在犧牲時,喻尊霞年僅20歲。1957年,喻尊霞的事跡入選“鄉(xiāng)土教材”課本,被譽為“淮北劉胡蘭”。2009年9月,喻尊霞被評為“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范人物”。
硝煙散盡,精神永存。烈士陵園里的故事,不僅是歷史的見證,還是激勵后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火炬。
泗洪烈士陵園在1997年被評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2009年3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在2012年9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在2015年8月被國務院公布列入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如今的泗洪烈士陵園,不僅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烈士陵園,而且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英雄的事跡將永遠銘刻在人民心中,指引著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