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東拍攝的十八聯(lián)圩美景
金眶鸻 張忠東攝
張忠東正在十八聯(lián)圩拍鳥
張忠東拍攝的十八聯(lián)圩美景
白腹鷂 張忠東攝
黑翅長腳鷸 張忠東攝
“十八聯(lián)圩濕地位于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從這里跟著你緩緩流入巢湖,豐茂的水生植物滿目青翠,給眾多的鳥兒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近日,一則十八聯(lián)圩濕地的紀錄片在網(wǎng)上盛傳,視頻中記錄了十八聯(lián)圩一年四季的景象。這個紀錄片出自合肥一位生態(tài)攝影師張忠東之手,他用了3年時間蹲守十八聯(lián)圩濕地,用4個T硬盤的視頻素材,最終制作了這個充滿熱愛的11分鐘濕地紀錄片。
11分鐘紀錄片一拍就是3年
紀錄片的名字叫做《十八聯(lián)圩濕地》,總時長11分12秒。記錄了這片濕地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
視頻中,春季,十八聯(lián)圩濕地開滿了油菜花,大批黑翅長腳鷸來到這里,黑翅鳶選擇了在這片濕地繁殖下一代,一派欣欣向榮。
初夏時節(jié),有著“水上仙子”之稱的夏候鳥水雉來了,擁有美麗尾羽的它們將在這里繁殖,這里還潛伏著像鵲鷂這樣的頂級獵手。
6月份,小麥成熟,這片麥地給棕扇尾鶯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貴客即將來臨,那就是全球極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黃胸鹀。
秋冬季節(jié),水稻已經(jīng)收割,十八聯(lián)圩濕地成了水鳥的樂園,黑腹濱鷸,環(huán)頸鸻、綠翅鴨,綠頭鴨等在這里嬉戲。
春夏秋冬,十八聯(lián)圩的樣子都被張忠東濃縮在這11分鐘的紀錄片里,他還自己配音,為視頻做畫外音解說,像極了十八聯(lián)圩版的《人與自然》。
就這樣,他足足拍了有3年之久,十八聯(lián)圩的專屬硬盤容量就達4-5T。最近,他將這些濃縮制作成了短短11分鐘的紀錄片。
這則紀錄片放到網(wǎng)上后,播放量迅速上升,很快就超過了萬次。合肥十八聯(lián)圩生態(tài)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家政看到視頻后,感慨萬千,“感謝張老師對十八聯(lián)圩的熱愛,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入坑”15年曾7天連上四頂山
談及對觀鳥的熱愛,可以追溯到15年前。那時的張忠東才剛到不惑之年。熱愛攝影的他在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家的“引路”之下,愛上了拍鳥。那時,合肥的濕地建設還很不完備,既沒有濱湖森林公園,也沒有十八聯(lián)圩濕地。張忠東在朋友的帶領下,會去巢湖岸邊、四頂山、大蜀山等地拍鳥。
15年前,巢湖周邊的山還未開發(fā),四頂山上人跡罕至,因此那里的鳥兒也特別多。有一次正值國慶節(jié)長假,他與朋友一起上四頂山拍攝,沒想到正好遇見了一群猛禽遷徙路過此地。為了能夠多拍好照片,張忠東和朋友連續(xù)7天,每天都要上四頂山拍鳥。
15年間,張忠東不記得到底換過多少個相機和鏡頭,到底拍攝過多少種鳥兒。“我之前有一本鳥類圖冊,每拍到一種新的鳥,我就會用筆在上面勾一下。后來圖冊被我翻爛了,可是很可惜,那本圖冊不慎弄丟了。”在圖冊丟失以前,他一共拍攝到680余種鳥類。
希望有輛房車拍累了可休息再戰(zhàn)
2024年年初,張忠東加入合報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新型通訊員隊伍,與大家分享了許多自己拍攝的鳥類圖片與視頻。
近年來,他跟隨越來越多的鳥類專家觀鳥,不斷學習,彌補鳥類科普知識。2023年,他還發(fā)現(xiàn)了巢湖新記錄鳥類——小黑背鷗。
拍鳥已經(jīng)成為張忠東業(yè)余生活中最大的愛好。問及為何能堅持拍鳥兒這么多年,張忠東告訴記者:因為熱愛。暢想退休后的生活,張忠東說道,他希望自己能有一輛房車,開著它到想去的地方。“拍鳥的人經(jīng)常一拍就是一天,從早到晚,如果能有一輛房車,我就可以在里面休息再戰(zhàn)。”
近年來,環(huán)巢湖十大濕地生物多樣性不斷提升,珍稀野生鳥類紛至沓來,張忠東用他的鏡頭記錄濕地之美,不斷見證著巢湖濕地的生態(tài)變化,也見證著合肥生態(tài)的“美麗變化”。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