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既要有“本土化”加工的思維,也要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奇志胡一敏
寧波市演藝集團出品的民俗風情舞劇《十里紅妝》,于今年3月登上世界頂級藝術殿堂———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舞臺,取得圓滿成功,在國內(nèi)外引起強烈反響。這次赴美成功演出,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寧波和寧波文化之美,傳播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當?shù)厮囆g市場引起強烈反響,受到美國主流媒體、業(yè)內(nèi)人士和普通觀眾的高度好評。新華社前不久對這一“文化走出去”的典型進行了報道,受到中央和省、市領導的重視。近日,經(jīng)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市政府決定對作出重要貢獻的市文廣新聞出版局和市演藝集團分別給予嘉獎和獎勵。6月9日出版的《瞭望周刊》(2014年第23期)對《十里紅妝》熱演美國及其啟示作了專題報道,本報特予轉(zhuǎn)載。
演繹中國古代愛情故事的舞劇《十里紅妝》不久前登上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舞臺,連演四場,場場爆滿,觀眾達萬人。有關人士認為,這一在美國主流文化市場的成功實踐表明,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既要有“本土化”加工的思維,也要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
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是世界頂級演出舞臺。經(jīng)過大半年的籌備,寧波市演藝集團創(chuàng)作的舞劇《十里紅妝》在此登臺亮相。
“這次演出票房爆滿,我們根本料想不到。”寧波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建紅說,“四場演出,2500多個座位的劇場均座無虛席;最后一場連站票都被一搶而空,導致燈光音響操作臺旁都站滿了人。觀眾被這部東方女性溫婉與執(zhí)著的愛情頌歌感動,幕間不斷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每場演出結(jié)束演員謝幕時,觀眾久久不愿離去,長時間鼓掌和喝彩。”
鄒建紅說,自第一場演出后開始,演出商或演出中介不斷前來洽談邀請演出事宜。最后一場演出時有很多專業(yè)人士包括百老匯、好萊塢等地的經(jīng)理人慕名前來觀看演出。
“我們太喜歡了。”林肯藝術中心大衛(wèi)·寇克劇院的總經(jīng)理海瑟表示,“希望你們以后能回到這里,進行更長時間的演出。”
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NBC、ABC在內(nèi)的美國主流媒體對演出進行了報道。當?shù)刂饕A文媒體《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僑報》對該劇分別以《舞劇十里紅妝綻放林肯中心》《中國舞劇十里紅妝驚艷紐約》《十里紅妝彩排令人驚嘆》為題進行報道。3月12日出版的《紐約時報》前所未有地在3個版面上刊登了《十里紅妝》的三幅劇照,并以《愛人遠行,癡等一生》為題發(fā)表文章,贊譽舞劇具有“唯美詩意”。
這次演出還引起紐約的亞洲文化協(xié)會的關注。寧波市演藝集團一行應邀赴該協(xié)會與當?shù)厮囆g家交流。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庫珀女士在談到觀看《十里紅妝》的感受時說,作為美國人,她不僅看到了舞蹈的精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凄美的中國愛情故事,對人生的悲歡離合和東方愛情至真至美的執(zhí)著纏綿有了更深的理解。
“紐約演出市場競爭很激烈,但美國觀眾之所以對《十里紅妝》興趣濃厚、反響強烈,首先還是因為這臺劇的‘中國味’。”寧波市文廣新聞出版局局長陳佳強說,《十里紅妝》2008年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劇中融合了嘉興“軋蠶花”、紹興“女兒紅”、寧波“子孫桶”等十多種浙江民俗風情,使用近400件仿照寧波十里紅妝博物館藏品制作的紅妝器具,全方位展現(xiàn)了江南傳統(tǒng)文化,再加上音樂、舞美等也極具民族特色,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文化精粹。
這部舞劇的成功,還在于其滿足了美國的本土化要求。“本土化就是要讓美國觀眾看得懂,符合他們的審美習慣,否則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鄒建紅說,劇組在赴美演出前,邀請麻省理工學院視覺藝術系教授杰夏伯和紐約皇后學院戲劇舞蹈系教授殷梅為該劇作藝術加工,以符合美國觀眾的欣賞趣味。例如,根據(jù)美國專家建議,在整個故事結(jié)構(gòu)、婚慶文化、音樂器樂不變的前提下,在單純的民間舞蹈中加入美國觀眾喜愛的芭蕾舞與現(xiàn)代舞等元素;在戲入高潮時,由原來一個人的獨舞加入能調(diào)動觀眾情緒的群舞。
這部舞劇還采取符合西方習慣的市場化方式運作。一是在演出前半年,負責運作市場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便與紐約一家公關公司合作,以電臺、電視臺、雜志、報紙、觀眾互動等各種形式造勢。紐約設計師根據(jù)美國人的喜好設計海報和宣傳冊頁。二是委托中介機構(gòu)推銷票務,提前四個月售票。三是劇組抵達紐約后,馬上安排出品人、制作人和導演參與電視臺、電臺的節(jié)目錄制,介紹情況。演出期間,結(jié)合寧波城市形象與舞劇場景的宣傳片還在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大屏滾動播出。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該劇演出前的出票率已達到七成,首場演出轟動全城使得一票難求。最后一天還以每張10美元的價格賣出百余張站票。
“如果不是市場化運作,美國演出就不可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應。”寧波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赴美演出團團長張松才感慨地說,這次赴美四場演出票房收入達350萬元人民幣,在實現(xiàn)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xiàn)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這次美國商演遵循市場規(guī)律操作,效果很好,給了我們闖國際市場的決心和信心。”鄒建紅說,《十里紅妝》還準備到華盛頓演出。同時,寧波演藝集團還在籌備其他進軍歐美市場的新劇,如以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名作改編的甬劇《安弟》正籌備到美國愛荷華州演出,以中國經(jīng)典故事《霸王別姬》改編的舞臺劇也在商洽登上美國舞臺。
“到歐美國家的商業(yè)演出,碰到的很多情況是跟國內(nèi)不一樣的。”張松才說,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藝術團體,都希望國家能加快培養(yǎng)具有歐美文化、法律、宣傳推廣和商業(yè)運作知識的對外交流人才,為文化走出去提供相應服務?,F(xiàn)在,這方面的人才特別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