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 連誠
想要送個路費錢
楊同學送路費錢的消息是通過一條長微博發(fā)布的:
今天阿姨發(fā)了7月份半個月做家教的工資,原本計劃想假期掙錢了開學換個新手機,不過想想沒什么意思,能不能趁著暑假做點稍微有意義的事情?
突然想到暑假結(jié)束后,9月份又是新生報到的時間了,自己也會以一名新生的身份入學,開始研究生的日子……現(xiàn)在回想起來,時間真是彈指一揮間,大學四年已經(jīng)過去了,2009年9月16日大一開學的日子恍如昨天的事情,還記得那天老爸陪我去學校報到,拎了大包小包好幾個,為了能省錢,買的普通火車硬座票,坐了將近20個小時的火車,晚上到寧波下火車時累得腰酸背痛,也沒舍得打的,上公交車時還因為帶的東西多,不容易上去,老爸還被公交司機翻了白眼……想來真是一把辛酸淚啊。
9月份開學時肯定還有很多會像我當時上大學時那樣的學生,所以想把暑假做兼職掙的準備換手機的錢拿出來,做點咱小螺絲釘也能做的小螺絲釘事。
在此聲明:尋找家庭確實有困難需要得到幫助的入學大一新生,錢不多算是送個路費錢吧,祝愿他們能在求學的道路上一路順風!我也就是個窮學生,所以這次就5個名額吧,只要是真正需要得到幫助的人,不論任何地方的學生,本人會無條件每人送500元,因為俺是寧大的,所以寧波大學的新生會優(yōu)先考慮哦~我該怎樣能找到這樣的5位學生,實現(xiàn)我的小愿望呢?
楊同學發(fā)在微博上的這條信息,引來不少網(wǎng)友的關注。
昨天13:43,楊同學又通過微博發(fā)了一條信息:
“昨天我發(fā)了一條想送個路費錢的微博,好像挺受大家關注的,這說明社會上還是善良的人多,愿意關注貧困大學生這個群體,我感到很開心。不過我只是想簡簡單單做一件事,不想把事情復雜化,更不想出名,所以會委托寧大學生資助中心幫我確定5位真正需要得到幫助的學生,簡單一點!”
7月30日晚上10點,新浪微博網(wǎng)友@MRYZS發(fā)了一條信息,表示愿意給來寧波讀大學的新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限定5個名額,每人無條件給予500元路費。
@MRYZS是寧波大學的學生,名叫楊戰(zhàn)勝,今年25歲,剛剛大四畢業(yè),已經(jīng)保送讀研,用于資助的2500元錢是他在這個暑假做家教賺來的。記者韓宇挺夏裕
說經(jīng)歷
發(fā)過傳單賣過衣服當過家教
楊同學目前正在鄞州區(qū)給一位高中生做全科輔導,從早上6點半陪學生早讀,到晚上9點,吃住都在對方家里。
昨天下午,記者希望能夠聯(lián)系上楊同學采訪,但幾次私信他都沒有回應,之后通過學校才找到了他。
電話里,楊同學說:“其實我有看到好幾家媒體發(fā)來希望采訪的信息,但我真的不想太張揚,只是出于單純的目的,所以才沒有回復。”
不過既然聯(lián)系上了,他還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簡單講一講。
楊同學本科在寧波大學念的是工程管理專業(yè),去年10月確定繼續(xù)保送該校的國際商務專業(yè)碩士。
四年里,楊同學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出色,能從工科保送商科的研究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這個1989年出生的男生,也有著比同齡人更為成熟的想法。
楊同學說,他的老家在河南南陽的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條件一般,自從來到寧波之后,他就不想再問家里要錢。大學四年中,他一直做兼職,幾年的生活費全是自己掙來的,而且在前三年就基本修完了四年的學分。
“剛進大學時,我是班級的班長,在大一第一學期就開始做家教。第一次是在網(wǎng)上找的兼職,聯(lián)系上鄞州區(qū)五鄉(xiāng)鎮(zhèn)的一戶家庭,對方小孩馬上要升初三,我做的是數(shù)理化、英語的全科輔導。
“這次兼職的經(jīng)歷,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從寧波大學去五鄉(xiāng)鎮(zhèn)做家教,要倒兩班公交車,單趟就要花2個小時。
“大二的時候我繼續(xù)干著兩份兼職,除了家教之外,我還做了學院黨支部書記的助理,每個月能拿到400元工資。
“大三,我是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同時繼續(xù)兼職班級輔導員助理,薪水也是400元/月。其間只要周末有空,還會上街發(fā)傳單,在天一廣場的商城幫人賣衣服。”
談初衷
想起自己的求學路
楊同學說,自己想送路費,是因為大一來寧波讀大學的時候非常辛苦,20個小時的硬座,記得當時下火車已是晚上七八點鐘,父親陪著,第一次出遠門來到陌生的大城市有點不知所措。
“我爸從家里把被子什么的都帶來了,行李特別多。”他說,后來父子倆好不容易找到公交車站,等到一輛擠上去,卻遭遇了司機的白眼。
“看到我爸那無助、無奈的表情,至今印象深刻。”他說,自己倒并沒有因為那次經(jīng)歷責怪司機,“只是想到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學生,或者家境還不如我的,能提供微薄的一點幫助,讓他們求學路上不用太辛苦,不是挺好嗎?”
楊同學說,他特別能體會農(nóng)村的孩子初來陌生大城市的那種無助感,像河南這樣的地方,能考上一本是非常難的,“那年全省有96萬考生,能考上一本大學的才3萬人。”
“到了大學,全國各地什么背景的學生都有,但我希望新生們不要因為自己的父母是農(nóng)民,就心生自卑。”楊同學說。
昨天寧波大學黨委學工部官方微博@寧大學工-NBU也轉(zhuǎn)發(fā)了楊戰(zhàn)勝的微博:尋找五位家境貧寒的寧大錄取新生,一位優(yōu)秀的學長要把勤工儉學所得以路費的形式贈予!數(shù)額雖少,但心意真誠!
接下來寧波大學學生資助中心會參考提出的標準,幫助楊同學找到5位學生。
老師說
他處世老成目標清晰
學工部的胡佳老師說,6月的時候,楊同學還在她辦公室?guī)兔α艘粋€多月,因為面對面坐在辦公室,交談挺多的。
“他保研成功之后,來我這兒幫忙做學生助理,他給人的印象就是特別成熟,有自己清晰的目標,這點令人欣賞。”胡老師說,現(xiàn)在好多大學男生都沉迷于打游戲,對前途迷茫,楊同學確實值得好多人學習。
楊同學的輔導員華老師告訴記者,學校跨專業(yè)保研成功的,可能幾年中也就幾例,楊同學的表現(xiàn)確實比較優(yōu)秀。另外在學生會的工作中也給人感覺穩(wěn)重、老成,為人處世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