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05月28日訊 埃及神廟浮雕上中國游客刻下“到此一游”的消息,近日成為網(wǎng)上焦點。
這個讓眾多中國網(wǎng)友形容為“無地自容”的一刻,也引發(fā)寧波本地市民的熱議:有些游客的素質真是不咋地,寧波最高古建筑天封塔上就遍體鱗傷,被刻滿了各種涂鴉。
“愛的宣言”
涂滿塔內紅墻
天封塔,市文保單位,是古代寧波的最高建筑,也是甬城的標志性建筑。
天封塔位于市區(qū)大沙泥街口,與城隍廟遙遙相望。由于地處鬧市,又是代表性建筑,因此來往游客非常多。
昨天,記者到這里的時候就碰到不少參觀者,外地人本地人都有。
記者入得塔一樓的門洞,迎面墻上就張?zhí)?ldquo;文明參觀,禁止涂刻”的警示牌。塔內很狹窄,木質樓梯一層層直通塔頂。而塔內部周邊紅色粉刷的墻面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創(chuàng)作欲”。
記者仔細一看,幾乎每面墻上都留有類似“到此一游”的涂鴉,越往上走越多。
從內容看,有“××獨游”、“××來到”等等“到此一游”的宣告,也有“××征婚”“××愛××”等愛的宣言,如果遇到好天氣,塔外陽光照射進來,這些痕跡就會被反射出來,密密麻麻,看得滲人。
塔里經常要粉刷
可是治標不治本
“這些年算好的了,只是高處幾層比較多,前些年喜歡刻字涂鴉的游客更多。”天封塔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談起這事顯得很無奈。
工作人員介紹說,管理處特別在每一層都設置了警告牌??墒窍矚g在塔里“留名”的游客太多,而且塔內空間狹小,管理上根本也無法做到貼身管理,對這類現(xiàn)象防不勝防。
況且,管理部門因為沒有行政執(zhí)法權,即使是碰到了這類現(xiàn)象也主要以勸說教育為主,懲戒力度并不大。而文物執(zhí)法部門則認為,游客流動性很大,要取證很困難。
據(jù)工作人員透露,管理處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塔內進行粉刷。
可是,這招同樣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往往是墻面還沒干透,新的涂鴉就又留上去了。粉刷成本大不說,每次粉刷都要封塔,也影響到正常參觀。
引導公眾參與
現(xiàn)實操作難度不小
天封塔管理處也曾向社會征集過“整容”之法。當時有人建議,不妨在塔上設立涂鴉墻,或者把原先的社會公害變?yōu)橐环N參與性的旅游項目。
還有人曾建議,通過電子留言板、永久性的網(wǎng)絡平臺等方式,讓游客任何時候都可以上網(wǎng)瀏覽,一睹自己當年的旅游足跡。
有文保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點子都不錯,公共文化空間應具有公眾參與性,而且通過疏導或許可以把壞事變好事。
然而,涂鴉墻、電子留言等等方式在現(xiàn)實中的操作難度卻不小,涉及到經費、文保政策、方案審批等等環(huán)節(jié)。
幾年過去了,記者了解到天封塔在此方面仍舊是束手無策,只能繼續(xù)以人工管理等“土辦法”來盡量減少不文明參觀的現(xiàn)象。
而文保業(yè)內專家則點評,胡亂涂鴉屢禁不止還只是如今文物古建遭遇的窘境之一,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缺乏有制度性資金保障,文保理念跟不上才是最根本的頑疾。
有些游客的素質真是不咋地,寧波最高古建筑天封塔上就中招了,被刻滿了各種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