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圓號改成的不插電純物理擴音音響

雞蛋殼迷你盆栽
浙江在線09月05日訊 “這是一場驚艷的蝶變!”
由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杭州日報、市環(huán)境集團聯(lián)合主辦,杭州天子嶺綠色風行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承辦的“綠色風行”廢棄物創(chuàng)意大獎賽,5月30日啟動以來,現(xiàn)已進入如火如荼的專家評選階段,看著一件件美輪美奐的作品,專家不由地發(fā)出贊嘆。
落滿灰塵的舊皮箱,蝶變成時尚清新的沙發(fā)、臥榻;廢棄的瘸腿扁凳,蝶變成精致的小茶幾;倉庫里廢棄的二手圓號,改造后制成純物理擴音機,得以和時髦的iphone聯(lián)姻……
創(chuàng)意,給了它們新的生命。
倉庫里的舊物,變成裝置藝術品
“我們的世界被愈演愈烈的商業(yè)化和全球化控制,當越來越迅速的置換和丟棄,成為我們的時代對家具的基本態(tài)度之時,我們不得不停下來,重新審視身邊的器物和那些被隨意遺棄的物件。”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系的潘午天和馮藝,給大賽遞交了一組“棄置舊家具再造”作品。這組作品很巧妙地采用了混搭的方式,在構造技術上,作者選取了最近炙手可熱的3D打印技術(光固化樹脂),造型多樣,線條簡約流暢。
舊皮箱是上世紀的流行產物,不少人對它們很有感情,但是它現(xiàn)在的實用意義已經不大,不大會有人把它作為儲物工具。潘午天他們認為,與其把它囤在家中倉庫或者直接丟棄,不如把它好好利用起來。他們將皮箱重新消毒、整理、再設計,把重新定義作用的舊皮箱與3D打印結合,使其作為坐具(單人沙發(fā)、墩椅、臥榻等)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
長扁凳是曾經的主要坐具,漸漸與新的審美需求“脫節(jié)”,不少老人留著它們,卻發(fā)現(xiàn)與家中的裝飾格格不入。他們將其重新設計成為獨特風格的燈具與衣帽架、將兩個瘸腿扁凳制成置物小臺,中間凹槽使得蘋果等圓形水果不易滾動掉落。
另外,他們尋獲了一個廢棄的二手圓號,通過綠色設計理念,把它改造成純物理擴音機,以不插電的形式,將手機的功放音樂擴音10倍左右,由于黃銅特有的樂器特征,將音色更加潤化。
充滿想象力的創(chuàng)意者潘午天同學,即將去德國繼續(xù)深造,她說,“審美的意識變革與材料更替,使人們比以往更為頻繁地進行裝修活動,一批批的二手大件家具被閑置,成為雞肋。我們設計的一組作品參加比賽,就是想告訴大家,開動創(chuàng)意,可以讓它們升值為裝置藝術品,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這比家具市場里買的所有東西都有價值。”
“拉風”作品都是最常見的廢棄物
評委專家告訴記者,這次比賽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大部分作品取材自最常見的廢棄物。
潘培同學設計的“小資臺燈”看起來很“拉風”,可它的前生卻是平日生活中最常被丟棄的各類飲料瓶。“與其苦苦尋找其他素材,不如從實際出發(fā),好好利用最多的廢棄物。各種飲料瓶形態(tài)各異,利用范圍廣,造型多樣。”潘培同學說。
利用空瓶子做成小資燈罩,雖然制作方法簡單,但是效果很出眾。人們會疑惑,當塑料瓶遇見高溫時,塑料瓶會軟化變型嗎?潘培說,“我采用的是質量較好的塑料瓶,以及8瓦的節(jié)能小燈泡,而不是白熾燈,所以不會碰到這問題。”
中國傳媒大學范靜涵利用的東西也很普通,她的作品“雞蛋殼迷你盆栽”利用的是廢棄的雞蛋殼,制作的方法很簡單但很用心,先將水彩顏料在雞蛋殼上涂鴉并且晾干,然后放進泥土,再將植物栽進蛋殼中。
據悉,“綠色風行”廢棄物創(chuàng)意大獎賽現(xiàn)在正在緊張評選之中,預計9月下旬將公布名單并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