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8:16,網友“三十沒立看三一”坐地鐵趕著去下沙上班,地鐵卻在七堡站“因故稍做停留”,停留時間大概有10分鐘。
怎么回事?
17日晚,杭港公司發(fā)來通稿,解釋是因為12月17日早高峰期間,通信信號人員到九和路站巡查道岔,發(fā)現這里的道岔出現缺油故障,需要立即修理,隨即報告了指揮控制中心。指揮控制中心立即指令運行中的列車降低運行速度。
由于是周一早高峰,客流量本身比較大,地鐵通常也在這個時候安排了高峰時段的多列次加班車。12月17日,湘湖和下沙文澤路之間的主線上,大約有16輛列車,加密車約5-6輛。這運行速度一降低,車輛又多,就導致了延誤,12月17日早高峰期間,基本上所有車輛都受影響,影響比較明顯的有8列車。臨平到客運中心站的支線沒受影響。
九和路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站,其臨近地鐵七堡車輛段,每天地鐵進出,都需要經過這里,所以這里專門設了一個“八”字形渡線,渡線上有道岔。譬如道岔往左扳,從車輛段出來的列車就進入上行線(往下沙方向)“上班”,道岔往右,就進入下行線(往湘湖方向)。
地鐵1號線上所有道岔狀態(tài)都會顯示在控制中心的電腦屏上。據地鐵調度部相關人員說,12月17日早上,眾多“上班”的車輛從七堡車輛段出來經過九和路渡線時,道岔還是好的。大約在8點,電腦上這部分道岔的狀態(tài)突然變成了“紅紅的一閃一閃”,他們趕快叫通信人員去現場巡查。結果發(fā)現道岔缺油,里面的一部分貼合片和鋼軌脫離,在簡單的加油并調整后,一切恢復正常。
11月28日
13:50
地鐵城站站與城站火車站出站大廳的新舊結構接駁處
出現滲漏水
此處是在上世紀90年代建造城站鐵道大廈時,為未來地鐵站點建設預留的地下通道,當年建造時未考慮到足夠的排水需求,沒有預留集水坑,致使積水溢出到地面。
堵漏工作已完成,重新增加一道外貼式止水帶,并打通引水管道
11月30日
15:50
湘湖站C出入口上方
出現滲漏水
消防水管伸縮節(jié)開裂,導致消防水從天花板流下。
搶修人員立即關閉水閥,并清理地面積水。當日晚7:50,出入口恢復使用。
12月2日
12:00左右
定安路站站廳層A出入口進站閘機上方
出現滲漏水
伸縮縫出現局部滲漏滴水現象。
現場工作人員緊急對變形縫進行堵漏處理,至下午3:50,滴水情況有效解決。
12月10日
和11日
武林廣場站站廳層B出入口和站廳A端
局部地方出現滲漏水
因消防水管滲漏出現滴水現象
杭州地鐵集團和杭港公司及時進行檢修。11日16:30,滲漏滴水情況處理完畢。
12月11日
西湖文化廣場站
多處滲漏水
其中,兩處是空調水,D出入口一處則是因為伸縮縫滲漏導致。伸縮縫頻頻“惹禍”,主要和熱脹冷縮有關系,地鐵站內暖,而土層冷,相連接的地方一定會有溫差。局部熱脹冷縮會導致土層移位,伸縮縫就出現了。
當日運營結束后組織修補。
12月14日
9:08
近江站上行站臺(往下沙文澤路方向)
地鐵屏蔽門打不開
12月15日,杭港公司向乘客致歉,維修人員在運營結束后對屏蔽門進行拆檢。
12月14日
九堡站、客運中心站、下沙西站、金沙湖站、高沙路站、文澤路站
站廳停電
杭港公司解釋,因變電站發(fā)生故障導致。
市電力局調查后則表示,停電系照明保護延時系統設置不當引起。
半個小時后,恢復供電。其間,各地鐵站啟用了應急照明。
12月16日
鳳起路站、武林廣場站、西湖文化廣場站、定安路站
地鐵延誤
地鐵1號線打鐵關站計軸控制器(檢測列車位置設備)出現故障,為確保安全,杭港公司啟動故障應急預案,故障區(qū)域列車按降級模式運行(限速25公里/小時),進而導致上下行后續(xù)共計5列正常運行列車晚點。
經過搶修,半小時后,地鐵恢復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