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多天,杭州九堡大橋非機動車道上有一番特別的“風(fēng)景”:魚竿一字兒排開,10根、50根、100根……
下桿人的目標(biāo)就是江里的青魚。冬天,青魚價格約25元/斤。釣上一條一轉(zhuǎn)手,四五百元就進賬了。
有純粹為釣魚而來的,更多的是職業(yè)釣手—— 一人帶上30根甚至更多根魚竿,守在橋面上“三班倒”,餓了就點酒精爐燒飯,困了搭起帳篷睡覺。帳篷就搭在九堡大橋錨固區(qū),一側(cè)是來往的電動車,另一側(cè)是時速80公里的汽車。
九堡大橋錨固區(qū)
釣魚的人甚至搭起了帳篷
最先打進錢報96068熱線的胡先生,每天都要騎電動車從江北通過九堡大橋回到江南。“都是釣魚的,每個人都有幾十根拋桿(魚竿,最遠可以拋到150米開外),上下班高峰時,大家騎車都要格外小心。”他說,他們帶酒精爐燒飯,晚上還在錨固區(qū)搭帳篷。“橋上經(jīng)常有人釣魚,但最近這些日子人特別多。”
12月12日夜10點,錢報記者來到現(xiàn)場。杭州之江東路和東湖路交叉口有上橋電梯,去處只有兩個:一樓或者五樓。從五樓出來就是九堡大橋橋面:雙向4車道,橋兩側(cè)各有一條約2.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
從橋頭往北走10分鐘,兩個約50歲男子正坐著聊天,他們都是湖南人,是附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坐凳后方是快車道,面前2米處是一溜兒點不清具體數(shù)量的魚竿。魚竿斜靠在欄桿上,長長一排。不遠處還有帳篷。
竿子基本不收有朋友來接班
30多斤重的青魚能賣680元
“今晚漲潮了江水渾,只釣了一條19斤的‘螺螄青(青魚)’。”他說兩小時前釣到了魚,隨即就讓老婆拿回去賣了,20元一斤。買魚的都是熟客。“冬天了,做青魚干嘛。”
正說著,對方突然從凳子上跳起來,一個箭步竄過去拿起魚竿,用力往頭頂一揚:中魚了,中魚了。他慢慢搖動魚竿上的輪子收線,同伴準(zhǔn)備好了一個大網(wǎng)兜,網(wǎng)兜中間放著幾塊石頭,網(wǎng)圈上拴著一根繩子,放下去——橋面三四十米下方的江水里,順著電筒光,能看到一條魚在弓身、濺起水花。為了能看清楚,他們必須把上半身完全探出去,精力全部集中在魚上,如果腳下打滑,后果不堪設(shè)想。
一條鯉魚,八九斤。“這魚不值錢,只能送送人。”放網(wǎng)的男人姓戴,口吻歡快:“錢塘江就是這樣,誰都不知道下一竿是什么。”就在10日,他釣起一條34斤的青魚,賣了680元。
老戴在九堡大橋東側(cè),竿子更多,40根。平均每天他都能釣起三四條魚,幾乎清一色青魚,平均重量25斤/條。他已在那里守了近20天。“我的竿子不用收起來的,會有兩個朋友來‘接班’。”他在橋面錨固區(qū)搭了個小帳篷,太累的時候可以進去睡一覺。
但他并不認同自己在橋面燒飯的說法,說只是偶爾用酒精爐燒個面條或者熱一熱已經(jīng)冷了的菜。
“盡可能不影響交通,有些時候圍觀的人擠在一起,的確會給通行帶來一點點不便。”他已經(jīng)退休,閑在家里沒事,于是經(jīng)常來。
橋面垂釣到底允不允許
大橋上能釣魚嗎?
杭州市于2000年便出臺了《杭州市漁業(yè)資源保護和管理辦法》,將錢塘江大橋(一橋)上下游各1000米處劃定為常年禁漁區(qū)。
《杭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條例》又規(guī)定,杭州飲用水源保護區(qū)禁止垂釣:富陽杭州交界處(漁山)——老塘人渡;四五排灌站——錢江四橋上游500米;南星(鳳山閘)——壩子橋;老塘人渡——四五排灌站;錢江四橋上游500米——三堡船閘。簡單地說,就是在九溪水廠以及南星水廠的上下游不允許釣魚。
對于九堡大橋的橋釣,錢塘江管理局杭州管理處相關(guān)負責(zé)人表示:知情,但并無管轄權(quán)。他們的主要職能是河道、海塘建設(shè)管理、防汛搶險等。“目前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錢塘江不能釣魚,釣魚人也沒有對河道進行破壞。”
不過,錢塘江兩岸市區(qū)段基本上都是沿江公園,特別是南岸,最美沿江跑道已經(jīng)成形。
錢塘江堤上釣魚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他們釣魚用的多是拋竿,拋時看不到身后,如果剛好有路人走過,容易在甩竿時被誤傷。”
交通管理部門有關(guān)人士也表示:“除非釣魚行為危害橋面安全、交通安全,否則不能對單純的釣魚行為進行處罰。”不過他們會馬上派人查看橋面釣魚情況,并勸說釣魚者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