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美食城的天工藝苑很受吃貨們的歡迎
說起天工藝苑,老杭州人一點都不陌生,最近一段時間,杭城的資深吃貨們可都盯著這里呢——因為天工藝苑已經變身匯和美食城,在6月中旬開門迎客。吃貨們是開心了,又多了個消遣的好去處,但住在天工藝苑邊上南班巷的居民們卻說,他們開始吃苦頭了。為什么?
曾經是杭州十大商場之一
現(xiàn)在變身美食城后生意不錯
1990年開張的天工藝苑,前身是杭州王星記扇廠,位居當時杭州最黃金地段解放路,曾經與杭州解百、杭州百大、杭州大廈、國大百貨等齊名,并稱為“杭州十大商場”。1993年,天工藝苑作為華東地區(qū)最大的藝術品商場和工藝品銷售中心,年營業(yè)額超過2.8億元,躋身杭州十大商場的前三位。
1994年,天工藝苑遭遇一場大火,傷了元氣。1996年,天工藝苑重建,開始業(yè)績不錯,但隨著商圈格局、經營定位等因素的多重影響,經營狀況開始大不如前。后又經歷了停業(yè)、轉讓、轉型的“幾起幾落”,于2015年10月再次停業(yè)。
昨天,我去了新開業(yè)的天工藝苑,里面三層都是大大小小的美食檔口,開業(yè)沒開業(yè)的加起來有27家。中午的時候,生意好的幾家店里坐滿了人,金雞嶺這一側的停車場入口處,車輛排隊等候進入。停車場工作人員還不斷對后面來的車輛擺擺手,“不要等了,沒車位了,趕緊往前開。”
看上去是真當熱鬧,不過家住南班巷某幢一樓的邵大伯,卻打進12345熱線求助:“我家樓下一下子多了30多個垃圾桶,我每天打開窗戶,都撲來一股‘酸爽’的垃圾臭味,實在是無法忍受了!相關部門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扔垃圾每天有兩個高峰期
太陽一照味道更酸爽
邵大伯的家和天工藝苑只隔了一條五六米寬的小巷子,因為家住一樓,邵大伯早年在家里東面窗戶的位置,開了一扇門,以方便進出,之后就把這扇門當作了主出入口。這扇門和天工藝苑的后門,幾乎是面對面的,自從天工藝苑改成了美食城后,邵大伯發(fā)現(xiàn),后門堆滿了美食城里的垃圾桶,有三四十個。
邵大伯70多歲,在南班巷住了20多年。他說,早幾年,天工藝苑還是個商場,垃圾不多,打掃得也勤快,每天早上清運車來運走垃圾之后,還有專人去沖垃圾房。
不過,今年6月中旬美食城開張后,垃圾桶突然就多起來了。
邵大伯說,幾乎是一夜之間,后門的垃圾桶數(shù)量暴增,原來的垃圾房里根本放不下,垃圾桶都堆在了天工藝苑的后門,一排排堆著,他還去數(shù)了數(shù),最少的時候每天也超過30只,而且垃圾桶分成兩種顏色,黃色的是生活垃圾,黑色的是泔水。
“都是里面(天工藝苑)的店家扔的咯,我統(tǒng)計過了,他們扔垃圾每天有兩個高峰期,下午兩三點,晚上八九點。你想啊,這個辰光正好是大家吃完飯他們整理打掃的時間,每天兩次放到這里,真的是什么垃圾都有,味道那個難聞哎!但清運車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來,你想想看住在后面的我們聞著這股味道,是什么感受?”
邵大伯說,就算已經有了這么多垃圾桶,垃圾也還是放不下,到了晚上,場面更加壯觀,裝垃圾的黑色大塑料袋,一袋一袋堆在小巷子里,他有時候晚上打開門,家門口的垃圾堆,就離他三四米遠。
這半個月以來,杭州的天氣已經熱了,太陽一照,味道不僅僅是臭,而是更上一個層次——“酸爽”!
“每天早上垃圾清運的時候,垃圾桶里的那個臭水,就在我的家門口流。而這個時候,我們正好在吃早飯,怎么辦呢?家門不能開,只能關上門關上窗,開燈開電扇。因為垃圾白天味道太大了,我和老太婆只能鎖上門出去走走咯。”
聽說原來想擴建垃圾房
很多居民不同意
邵大伯家的前窗戶口,也有兩個垃圾桶,是整個單元樓的,后窗戶口還有一個垃圾房,是小區(qū)里的。“現(xiàn)在,感覺自己家已經三面被垃圾包圍了。”
“除了這幾十個垃圾桶,邊上還有很多建筑垃圾,這么多年來,建筑垃圾堆起來運走,堆起來運走,就沒安耽過,也是里面(天工藝苑)的,建筑垃圾也就算了,我也能理解他們的,生意不好做啊,年年都在換店家不停地裝修……”
邵大伯聽說,原本天工藝苑是準備擴建原來的垃圾房的,但后來很多居民不同意,居民希望索性就不要在這里放垃圾。
“我覺得這個是不可能的,都放了這么多年,也不可能換地方啊。我覺得今后怎么想辦法減少味道才是關鍵,擴建垃圾房總比這樣露天放著好一點吧,你說呢?”
昨天我也問了附近的幾位居民,居民也說,樓下突然多了這幾十個垃圾桶,味道是難聞了點。我還正好看到一位路人,戴著口罩,從一排垃圾桶旁邊快速穿過。
再問起居民不同意擴建垃圾房的事,一位阿姨“呵呵”一笑,轉身走了。
先商量應急方案
再按標準擴建垃圾房
昨天下午,天工藝苑的后門,放著23個黃色垃圾桶,11個黑色垃圾桶,很多垃圾桶上,已經寫上了店家的名號。后門這里,還有一位保安小哥在蹲點,監(jiān)督每家店的垃圾只能扔到自家的垃圾桶里。
2點多,天工藝苑店家一天中扔垃圾的第一波高峰來了。有個穿著店員工作服的小伙子拉著塑料桶來了,保安小哥先檢查了一下,看看是普通垃圾,讓小伙子扔到了寫著店名的黃色垃圾桶里。我看了下,黃色垃圾桶幾乎快滿了,保安小哥拿了根棍子,使勁地往里捅了捅。
金錢巷社區(qū)一位工作人員說,社區(qū)已經接到了居民的投訴,確實有一些居民不同意在這里堆放天工藝苑的垃圾。
“也是沒有辦法嘛,垃圾總是要有地方暫存一下的,原來天工藝苑是準備自己擴建垃圾房的,但是不合規(guī),被我們叫停了。居民也確實擔心以后垃圾會越來越多,我們也跟天工藝苑商量過了,他們會去找環(huán)衛(wèi)部門,讓環(huán)衛(wèi)部門根據(jù)標準來擴建,盡量減少臭味和對居民的影響。但一下子也不可能建好,我們這段時間也會跟他們商量一下,看看目前這個情況怎么處理。”
小營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員說:“自從天工藝苑改成了美食城,垃圾的產生量就上了好幾個臺階。夏天這么放下去,味道肯定越來越大,附近居民們吃不消的。我們會和社區(qū)一起,讓對方物業(yè)先解決目前垃圾桶露天堆放的問題,也會協(xié)調環(huán)衛(wèi)部門盡快擴建垃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