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買東西,寶貝的銷量和好評是買家下單的主要依據(jù),而對于賣家而言,這兩點更是招錢的法寶。由此,便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yè)——刷客。他們會假扮買家在網(wǎng)店內(nèi)進行虛假交易,收“貨”后給出好評然后賺取傭金。然而,嘉興人戴某卻以刷客的身份,先后從福建、河北、廣東、浙江海寧的多名電商手中騙取40余萬。
刷單業(yè)務異常火爆
29歲的戴某2010年進入嘉興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工作。說是電子商務,其實主要靠刷單賺錢。“我們公司有兩個部門,一個商務部攬業(yè)務談價格,一個技術部,就是刷單的。”戴某稱,公司刷單業(yè)務異?;鸨瑥乃麆傔M去才四五個人,到去年底已經(jīng)發(fā)展到60多人。
一般情況下,戴某每天的工作就是先登錄客戶賣家的網(wǎng)店,在店里停留十幾分鐘,瀏覽多個店內(nèi)商品,用聊天工具和賣家討價還價后再拍下貨品付款,以便顯得更真實可信。
戴某稱,刷單交易的付款方式分二種。一種是賣家先把錢轉(zhuǎn)到公司或刷客的賬號上,由刷客付款。還有一種是由后者先行墊付,刷單成功后,賣家再將傭金和墊付款一并打到刷客的支付寶里。不過,為了規(guī)避風險,雙方一般都采取第一種方式交易。賣家隨后會派發(fā)空的快遞袋,俗稱空包,這樣淘寶客服核查起來,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刷客收到空包后,再次登錄網(wǎng)店留下好評。一些要求高的賣家甚至要求評論在30字以上,圖文并茂,如此便能誘惑買家下單。
欠下賭債動起了歪腦筋
今年5月,在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客戶資源后,戴某很快從公司辭了職,自己單干,做起了刷客中介。所謂的刷客中介,就是將客戶的刷單要求,比如金額、傭金、付款方式等,發(fā)送到刷客專門組建的一個聊天群里,聯(lián)系刷客完成刷單,從傭金中抽取一定的中介費作為收益。因為收益不菲,戴某還會自制刷單廣告,比如冬季是皮草旺季,戴某就在網(wǎng)上搜索海寧皮草、女裝等關鍵詞,然后登錄店鋪,一個個發(fā)過去。
一開始,戴某很守規(guī)矩,按照賣家的要求及時評論,跟刷客談好的錢一分不少??墒亲?012年底,戴某沾染上了賭球的惡習,賺的錢輸了個精光,還欠下別人60多萬元。被債主逼債的戴某于是動起了歪腦筋。
“刷單本來就是灰色交易,雙方幾乎不見面,要想騙錢很容易。”戴某專門鎖定皮衣等價值較高的物品,將賣家打來用于刷單的錢款提取后用于償還賭債。此外,一些刷客的傭金也被戴某克扣了下來。其先后從福建、河北、廣東、浙江海寧的多名電商手中騙取40余萬。
11月21日,戴某在嘉興南湖區(qū)某賓館落網(wǎng)。目前,犯罪嫌疑人戴某已被海寧市公安局硤石派出所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