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朋友之約帶著小孫子到河邊打牌,打了幾把后,卻發(fā)現(xiàn)小孫子不見了蹤影,原來孩子掉進了河中——7月1日發(fā)生在東新河的一出悲劇,牽動了不少人的心。
爺爺河邊打牌小孫子溺亡
出事的孩子今年6歲,父母都在江蘇工作。放暑假了,父母因工作繁忙,就將他送到住在杭州的爺爺奶奶處。爺爺姓李,今年44歲,住在門婆園。前天下午,李先生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叫他到沈家園赴一場牌局,就帶著小孫子一起去。
東新河貫穿沈家園小區(qū),朋友們打牌的桌子就擺在河邊的一個斜坡上,李先生坐下打牌后,放手讓小孫子在附近玩耍,打完兩局回頭,卻不見了小孫子的身影。
“快來人呀,孩子都掉河里了還打牌。”這時,李先生聽到在東新河中清理垃圾的河道工丁師傅的喊聲。
“人已經(jīng)浮起來了,河面上就露出一個后背。”丁師傅說,當時李先生想把人撈起來,但因為早上下過雨,河邊濕滑,也掉入河中。之后,李先生在河中將小孫子托起,丁師傅把孩子接住,隨后送到岸邊。
盡管岸上的人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了搶救,但孩子臉色已發(fā)青,被送到上城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后被確認溺水身亡。
這條河幾乎每年都“吃”人
“太可惜了,再早點兒看到肯定就能救上來了。”丁師傅說,這條河最深處有3米,幾乎每年都有孩子掉進去,去年他還救了一個16歲的小女孩。
對這條河,邊上居民也頗有意見:“為什么河邊不裝上護欄,插幾個警示牌有什么用,孩子又看不懂。”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沈家園河段并沒有安裝護欄,而是用綠化帶將河岸和居民區(qū)分開,綠化帶上有游步道,游步道邊都有安全警示牌。然而,沈家園農(nóng)民房聚集,年幼的孩子很多,父母一個不注意,孩子就容易走近河邊。
“東新河在移交時河邊就沒有安裝護欄,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行洪疏水,本就不是提供給公眾休閑娛樂的地方,國家法律法規(guī)也沒有強制要求河邊必須安裝護欄,河邊也都有警示標志,提醒市民遠離河道。”下城區(qū)河道監(jiān)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夏季溺水事故高發(fā),河邊都會有工作人員巡邏,警示市民不要在河邊玩?;蛳滤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