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fā)后,車廂內一片狼藉。無賴中年男在看報。網友“青菜男一”攝
昨天12:30,網友“青菜男一”連發(fā)三條微博@都市快報:7月4日早7點14分左右,一輛從杭州臨平開往市區(qū)的地鐵即將從始發(fā)站出發(fā)。車上坐著一對北方口音的年輕情侶,隨后一名身穿橫條T恤的中年男子手持早餐上車坐在情侶邊上。
情侶提出不滿,認為車內飲食不文明,并勸導中年男停止飲食。但該中年男不但不聽甚至用余杭本地方言對情侶進行辱罵。情侶女委屈下車,情侶男起身追趕。不料中年男隨手將手中豆?jié){潑到對方身上。
雙方上演全武行,中年男居下風但仍粗口不斷,滿嘴對外地人的侮辱性語言。后經地鐵工作人員勸導,情侶下車,中年男繼續(xù)乘車。面對自己一手造成的一片狼藉,中年男未有任何清理行為。
記者陳奕、85100000熱線應圓核實報道:網友“青菜男一”是位姓夏的小伙子,29歲,從事設計工作。夏先生的單位在武林廣場附近,平常在臨平站乘坐地鐵上班。
事發(fā)時,夏先生就坐在這對年輕情侶的對面。他回憶,當時情侶男看見中年男上了車,就坐下吃包子喝豆?jié){,馬上提醒他“車廂內不能吃東西,你吃大家都要聞著。”中年男不服:“吃了又怎樣,關你們什么事?”繼續(xù)吃。情侶男伸手去拍中年男吃包子的手。情侶女見狀怕生事端,走出車廂,站在站臺上,情侶男后來起身拿包,也準備下車,起身的剎那,坐著的中年男突然一掌拍在了情侶男的身上,手中的豆?jié){爆裂。噴了一地。雙方在車門口廝打開了。
“當時場面太混亂了,很多乘客都避開,去了其他車廂。這倆男的都戴著眼鏡,也都被對方打到了地上。中年男邊打邊說你們外地人如何如何,我聽了也很氣憤。如果當時是我坐在中年男旁邊,搞不好也要和他打一架。”夏先生說,大概是到了喬司站吧(注:杭港地鐵說,應是翁梅站),一個穿著保潔制服的老大爺上來才清理掉。
正鬧得不可開交,來了一個高個子的女人,沒穿地鐵制服,但自稱是地鐵工作人員,叫中年男不要再打。再接著,車廂外又來了一位保安和女站務員。雙方終于停了下來,中年男坐到座位上,而情侶男則和女友索性地鐵也不坐了,走了。
地鐵內禁止飲食
是出于衛(wèi)生和安全考慮
快報官微上,昨天網友對此反響熱烈。
“然要粗去玩”:不是說地鐵內不許吃東西嗎?
“龍Z歩”:早餐的味道在封閉的車廂內是比較重的,還是希望多多顧忌下別人的感受吧。
“panda不會功夫”:到底能不能吃,不能吃地鐵管理者為什么不處罰他?應該罰他錢,不罰也應拉出來教育。就這樣讓他繼續(xù)坐地鐵走了?
《杭州地鐵乘客守則》第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乘客應自覺保持地鐵車站、車廂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禁止在列車內飲食。
但事實上,自地鐵1號線去年11月開通以來,屢有乘客不守規(guī)矩。
地鐵上為什么要禁食?杭州市交通局綜合運輸管理處處長陳捷說,杭州地鐵禁止在列車內飲食,主要是出于衛(wèi)生考慮。因為地鐵車廂是封閉的,比如說你吃一個韭菜包子,整個車廂就會彌漫韭菜包子的味道,可能吃的人感到很香,但是其他的人可能受不了,《守則》是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另外,禁止飲食也是為了行車安全。食物在食用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碎屑,碎屑易招來螞蟻、蟑螂、老鼠等害蟲,如果電線、電纜被啃破,會引發(fā)地鐵安全事故。
這可不是說說的。像已有百年歷史的紐約地鐵,鼠患就很猖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紐約人坐地鐵時常吃東西。為此,去年紐約地鐵推出了禁食令,違反禁令,最高罰250美元。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也有地鐵禁食令。香港違反罰2000港元;新加坡初犯者罰款30新元(約合人民幣150元),一旦被控上法庭,重犯者可被罰最高500新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
市交通運輸局:
建議地鐵加強車廂禁食的宣傳
但《杭州地鐵乘客守則中》,對“處罰”沒有相應的明確規(guī)定。有人認為,這或許是杭州地鐵飲食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
對此,陳捷解釋,要對某種不文明現象進行處罰,必須是地方性法規(guī)才可以,但《地鐵乘客守則》嚴格說來只是政府制定的一種倡導性的要求,不具行政強制效應。
如果杭州地鐵內的飲食現象已比較普遍,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不好的共識,有可能損害地鐵運行安全和公眾利益,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向市人大提出立法建議,對飲食現象進行強制規(guī)定。杭州市人大若認為確實有必要,則會針對地鐵公司、地鐵乘客等方方面面的人員進行廣泛調查、討論、聽證,最后就達成共識的部分,形成法規(guī)后方可實行。
為此,嚴格來說,地鐵車廂內禁食,目前更多的是對社會文明道德行為的考驗,只能靠乘客的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杭港地鐵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以教育勸導為主。
對于昨天在臨平地鐵站的“潑豆?jié){”事件,陳捷認為,行為非常惡劣,他們會建議地鐵集團接下去進一步加強車廂內禁止飲食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