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名“支客”變身人情減負“說客”
“按之前打算,這婚禮辦下來,開銷至少要10萬塊錢;我聽房大哥的話,最后只花了3萬塊錢,一樣辦得熱熱鬧鬧。”6月20日,剛辦完婚宴的宿遷市泗洪縣朱湖鎮(zhèn)苗圃村村民馬友兵說。
馬友兵口中的“房大哥”,名叫房明。他為人正派、古道熱腸,在苗圃村很有人望,家家遇到婚喪嫁娶都找他做“支客”,幫助迎來送往、安排座位。“各種宴會越來越鋪張,花費動輒八九萬、十幾萬,已經(jīng)背離聯(lián)絡感情的初衷,變成了‘面子工程’。”房明說。
就在房明憂心時,人情新風“宿9條”發(fā)布,其中,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等內(nèi)容更是讓他眼前一亮,主動擔起人情減負“說客”,勸導鄉(xiāng)親積極踐行人情新風。“遇事講究排場,不如辦得溫馨,不炫耀,更不浪費,量力而行,簡單大方。”房明這樣勸說原本準備大操大辦的馬友兵。
在房明勸說下,馬友兵決定,婚宴只請親朋好友,桌數(shù)縮減了一多半;改用普通煙酒,開銷又省了一大筆;取消擺臺吹唱,大家暢敘家常。“沒有繁文縟節(jié),沒有人情負擔,人人輕松愉快,真心祝福新人,賓主盡歡而散。”親朋好友感慨。
從“支客”到“說客”,像房明這樣完成身份轉換的,朱湖鎮(zhèn)已有上百人。“不管紅事、白事,只要家里有宴席找到他們,他們都會耐心溝通,宣傳人情新風,動員文明辦宴、節(jié)儉辦宴,并主動義務幫忙辦好宴。”朱湖鎮(zhèn)宣統(tǒng)委員劉凱說。
“過去,份子錢是家里的一大筆開銷,最多一個月能有兩三千塊,讓本就不寬裕的日子過得更緊巴。”當?shù)厝罕姉蠲舾嬖V記者,隨著“支客”的加入,人情新風迅速吹遍朱湖鎮(zhèn),開業(yè)、買房、買車宴客收禮已不再“流行”,“婚喪嫁娶也不興大操大辦,老百姓人情負擔小了很多!”
為充分發(fā)揮“支客”人地熟悉、威望高的優(yōu)勢,推動人情新風落地落實,朱湖鎮(zhèn)創(chuàng)新開展“支客”勸導人情新風成效評選,對表現(xiàn)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進一步調動“支客”積極性,加快形成鄉(xiāng)村文明新時尚,決不把人情變成“債”。(記者 高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