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淮海晚報編輯部收到一封題為“誰能打開城南體育場的大門”的投訴信,署名“鍛煉人群”的投訴者稱,“由于以掙錢為目的,城南體育場變成了停車場”,門口兩側道路停滿機動車,影響鍛煉市民進出。
“鍛煉人群”:體育場內汽車占道影響進出
“鍛煉人群”在投訴信中稱,城南體育場已是城區(qū)很難得的群眾公共活動場所,為周邊廣大群眾提供了完善、舒適的運動健身環(huán)境,“方圓五六里地的居民都來這里活動,從早到晚,男女老少,絡繹不絕。”每天晚上6點到8點的高峰時間段,更是“人挨人、人擠人”。
“鍛煉人群”筆鋒一轉,提出問題。信中稱,就是這樣一處深受群眾親睞的公共活動場所,卻被“以獲利為目的,給個人經營,把運動場變成了停車場。”十幾米寬的院內道路被車輛占滿,“有時就是雙向四車,堵死道路”。
信中稱,進出的鍛煉人群只能從車縫中擠進擠出,無論進出人群有多擁擠,十幾米寬的大門每天僅開不足兩米。“車輛進出也僅多開一點,車子進出后又急速關上。”
信中稱,進出人群經常因此發(fā)生碰撞爭吵,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是緊急避難場所,“這種情況,人群還能進得去出得來嗎?”
信中也提到了一個客觀原因。大院內有近百戶居民家庭,有部分私家車需要停放,“以前直接管理,是井然有序的,現在由于以掙錢為目的,接納大量的外部車輛進入,才造成目前的混亂和不安全。”
“鍛煉人群”最后建議有關部門采取措施改變體育場目前的“亂象”,“不能等到出事后再來承擔責任。”
記者探訪:場內確實存在停車收費情況
昨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清浦區(qū)解放西路城南體育場,體育場大門打開了約一半的寬度,門口右側放著一個“停車收費”的牌子。門內兩側路面劃有停車位,東側車輛東西方向停放,西側車輛南北方向停放,中間只剩大概不到三米寬的路面供人車進出。門內西側值班室門口豎著一塊統(tǒng)一制式的“P”字停車收費指示牌,旁邊還豎著一塊寫有“淮安市區(qū)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的收費價目牌。
記者大概數了一下,體育場門口直到內場兩側路面上大概共有三十多個機動車停車位,門口兩側的一些停車位上寫有機動車車牌號,其他的則只是數字編號。場內還有多處禁止停放非機動車的告示。
一位準備離開的鍛煉者對“體育場變停車場”的說法頗為認同,他說,院內路邊凡是能停車的地方都劃上了停車位,“體育場內場早晚開放時間段內,門口進進出出的人和車子亂得很。”
門口值班室一位女士告訴記者,院內現在停放的車子大多為院內幾棟樓上住戶家的,外部的車子進來停放要收費,禁止非機動車進入停放。對于車輛停放是否影響鍛煉人群進出,該女士稱自己只是打工的,是后來的,對此不太清楚。晚報記者 李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