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運河新村居民發(fā)現生活用水開始變得渾濁,而且還有黑色沉淀物;8年過去了,這水依然在“犯渾”。800多戶居民為能喝上干凈水、喝上自來水,8年來一直在奔走呼告,但到目前,居民的這個愿望實現起來依然困難重重。將小區(qū)供水并入城市居民供水管網,單是改造費用就近百萬,居民不愿意出錢改造,原單位沒有經費支持,這成了該小區(qū)能否用上自來水最糾結的難題。
水塔還在運轉
居民們提著水桶向記者抱怨 高玉啟 攝
地下水有沉淀物 居民飲用難放心
20日上午,運河新村居民陳素梅向記者反映,最近小區(qū)的水變得更加渾濁不說,還經常鬧起“水荒”。
接到反映后,記者來到位于清浦區(qū)前進路上的運河新村小區(qū)了解情況。一見到記者,就有居民拎著一桶水送到記者跟前,記者看到白色水桶的底部確有呈現為黑色的沉淀物。“我們真煩,煩了8年了。”不少居民從家里出來,紛紛向記者抱怨生活用水水質越來越差。
居民陳素梅說,運河新村的飲用水是地下水,水價和自來水的價格一樣,但水質發(fā)渾、有沉淀物的水況著實讓居民們吃得不放心。有居民激動地說:“如果用上自來水,就是10塊錢一噸,我們也愿意掏!”
水管老化銹蝕嚴重 物管也有苦衷要倒
運河新村屬于江蘇省航運公司宿舍,建于上世紀70年代。住戶有840多戶,大部分是航運公司的職工,管理這家小區(qū)的物管公司也是航運公司下屬的物管。當時,為了解決飲用水問題,建設單位在小區(qū)內打了地下井修了水塔。自那時起,運河新村就靠地下井來供水。
小區(qū)南側圍墻邊有一個約6層高的水塔,物管公司的辦公地就在水塔下方。“我們更煩,水費老是收不上來,機器又老化了,時不時就出故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物管工作人員頗為無奈地說道。他是負責水塔運行,但說到水塔他就直搖頭,甚至不愿再多說什么。
物管另一工作人員介紹,地下水質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年年接受檢測。“問題就出在這老化的管道上,里面沉淀物太多,水一增壓就把內管壁的臟東西帶到住戶家里了。住家戶煩,我們更煩。收不到水費可水塔還得運轉,費用就是個大問題。”
據了解,該小區(qū)地下水管已有近40年的歷史,內壁早已銹蝕剝落,一旦泵房抽水,大量管內腐蝕物被強水壓直接沖至每戶的水龍頭。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更換小區(qū)內供水管道,再接入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網。但改造卻一直未能啟動,這是為什么呢?
改造費用由誰出 成了最大的障礙
但一說到水管改造費用,大多數居民都認為應該由單位即航運公司承擔。理由是,這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因為房子是單位建的,地下水也是當初配套的,改造費用就該由單位承擔。也有少數居民認為,要住戶湊錢也可以,但不能全由居民掏。
航運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現在沒有承擔這筆改造費用的義務,“房子都賣給了個人,并且很多職工已經轉手賣給了社會人,公司沒義務也不大可能出這筆費用。”
小區(qū)所屬的運河新村社區(qū)負責人告訴記者,僅就該小區(qū)生活用水水質差這一問題,社區(qū)已經多次接到上級的交辦單,同樣也只能是進行解釋。因為社區(qū)也沒有能力落實改造經費。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市自來水公司曾專門實地勘察測算,改造小區(qū)供水管網所需費用要近百萬元。
社區(qū)記者 江安 高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