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好了嗎?趕快走呀。”,昨天一早,家住市區(qū)樂園街的邸老先生便興奮地催促老伴快點收拾,準備出門,趕著九點到照相館補拍婚紗照。近段時間,記者發(fā)現(xiàn)身邊像邸老先生老倆口這樣的時尚老人還真不少,走進婚紗店一打聽,原來老年人補拍婚紗照已是“流行色”。
老人婚紗照“很流行”
記者在市區(qū)多家婚紗攝影店采訪,都發(fā)現(xiàn)有針對老人的婚紗照拍攝業(yè)務(wù),而且前來拍攝的老人呈漸漸增多的趨勢。針對老人這個特殊群體,影樓大多給老人設(shè)置的是小灶,項目不多,價錢不高,多種套餐提供選擇。
人民南路上一家影樓的老板告訴記者,在他們店里,前來拍婚紗照的老人,最大的80多歲了。說著,他還讓工作人員打開電腦找了一對70余歲老人拍的照片讓記者看。記者看到,雖然兩位老人的臉上刻著歲月和滄桑,但是,兩張幸福的笑臉和相親相愛的肢體語言,已經(jīng)告訴人們,他們是最幸福的一對。
各影樓對老年群體并沒有實施特殊的價格優(yōu)惠,但是,從現(xiàn)有價格來看,與年輕人婚紗照拍攝的價格相比,明顯較低。
子女孝心老人“樂受”
在淮海東路一家影樓內(nèi),為父母前來預(yù)訂補拍婚紗照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千元以內(nèi)為老人訂一組還是可以承受的,這定格的瞬間,留下的卻是永久記憶,其意義還是重大的。
在一家影樓正在給公婆預(yù)訂婚紗照的吳女士稱,下個月3日,正好是公婆的金婚紀念日,自己跟老公研究了幾次,想究竟給兩老什么禮物好呢?好像吃的也不缺,穿的更不少,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好主意。后來還是女兒的一個提醒,說她在一次與奶奶一起看電視時,奶奶見到電視上新娘披著婚紗步入婚宴時,便對著爺爺開玩笑道,哪天我們也去補拍一張披婚紗的照片,美一美。這才沒猶豫就拍板了,等把為二老補拍婚紗照的決定告訴他們時,他們表面上表示不好意思,但是,從他們樂呵呵的樣子可以看出,內(nèi)心還是有著一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p>
只為彌補一份缺憾
提起補拍婚紗照,今年70多歲的邸老先生不由得回憶起自己辛酸滄桑的歲月里與老伴相識相戀相愛的一段往事。他告訴記者,那是1970年,正是大演特演革命樣板戲的年代,人人學(xué)演樣板戲、人人學(xué)唱樣板戲。因為邸老的音樂天賦很好,就被安排每天晚上到大會堂教居委會的基干民兵。他的老伴當時是基干民兵排的排長,于是就發(fā)生了當時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居然暗戀上了邸老,并請居委會主任出面拉郎配。最讓邸老感激的是,當時由于出身問題,老伴的家里堅決反對,可老伴卻非邸老不嫁。結(jié)婚時,不要說婚紗照了,就連結(jié)婚照都沒有。兩人僅有的家當就是一個面盆兩條毛巾,兩張單人床拼湊起來的婚床。
邸老介紹,現(xiàn)在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兒子在銀行,女兒繼承了自己的事業(yè),做了一名中學(xué)老師,而自己心中唯一的缺憾就是希望和老伴做一件浪漫的事,補拍一張彩色的婚紗照作為紀念,把逝去的青春歲月找回來,這也算是老倆口攜手42年的美滿婚姻生活的一份幸福的答卷吧!
浪漫不分年齡
1954年出生的丁女士,雖然是快60歲的人了,可是一直注意保養(yǎng)的她,看上去也就是50歲左右的樣子。平時在人們眼中,一直是一個潮老太,什么時尚的玩意她都會嘗試。說起婚紗照,她就特別興奮,“已經(jīng)拍了掛在自家墻上了。”丁女士介紹,自己結(jié)婚時還是一名下放知青,經(jīng)濟條件十分有限,結(jié)婚時也只是跟老公照了兩張那種標準像似的黑白結(jié)婚照,那時在照相館加了彩,已經(jīng)算比較奢侈了。不過,自從婚紗照興起,自己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就是與老公美美地補拍一張婚紗照,圓自己一個披婚紗的夢。她告訴記者,在兒子婚禮前,她也跟兒子沾了光,又趕了一個時髦,跟兒子小倆口一起同時拍了婚紗照,現(xiàn)在每天看到墻上掛著的照片,心中便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感。
不久前,記者采訪的幸福老人中,3位老人都曾補拍過婚紗照,他們用燦爛幸福甜蜜的笑容書寫浪漫愛情故事,令現(xiàn)在年輕人羨慕不已,在他們中,有的是金婚紀念時補拍的,有的則是在子女“慫恿”下補拍的。
人活著是一種心態(tài),浪漫沒有年齡之說,老了也要浪漫一回,這就是這些時尚老人的精典語錄。
晚報記者 沈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