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晚報7月份曾報道了清河區(qū)圩北路有家煎餅小店,店主在5年的時間里從來不動手找零,這份誠信為她贏來很多回頭客。無獨有偶,10月31日,有網(wǎng)友在《淮安新聞網(wǎng)》論壇上發(fā)帖說,在清浦區(qū)有一家售報點,無人看守,全憑顧客自己找零,近兩年的時間,從來沒差過錢。昨日,記者也尋訪到了這家售報點。
這家售報點位于清浦區(qū)浦南路上,昨日上午8點多鐘,當(dāng)記者趕到時,沒有見到賣報的攤主。這個售報點位于一家小雜貨店門口,并不是一個正規(guī)的賣報攤點,甚至有些簡陋。 一張小書桌,上面擺放著當(dāng)天的幾份《揚子晚報》和《淮海晚報》,報紙上壓著一個鐵質(zhì)的盒子,盒子里有6枚一元的硬幣,這或許就是賣報款,盒子里還放置著一塊石頭,是店主用來壓住報紙的。
上午快9點的時候,店主才趕來。店主叫陸啟紅,聽說記者是來采訪自己賣報紙的,陸大姐顯得有些詫異。陸大姐告訴記者,小孩兩年前報名參加了《小主人報》,當(dāng)上一名小記者,每天都想看報紙,剛好自己家開了家雜貨店,于是就干脆多拿幾份報紙,順帶著賣。
談到為何會讓顧客自己找錢,陸大姐說,當(dāng)初也是無奈之舉。原來陸大姐還有一份送奶的兼職,“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要給人送奶,基本上要到9點才能回來開店門,這個時候哪個還來買報紙呀。”陸啟紅說,剛開始她會把報攤放到鄰居家門口,請鄰居照看,后來看到顧客自己把買報的錢放到桌上自行取報紙,她就干脆把小桌子移到了自己店門口,并且從此以后也不托人看管了。
“就不怕有人拿報不給錢嗎?”記者問道。“沒事,兩年的時間,除了有人把報紙翻亂過外,從來沒差過錢。”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陸啟紅清理起當(dāng)天的報紙,“你看盒子里有6塊錢,說明賣出去5份《揚子晚報》兩份《淮海晚報》,今天拿了10份揚子,2份淮海,還剩5份揚子,一份報紙也不少,錢數(shù)也剛好。”
“買報的不僅有附近的居民,還有騎車路過的人,這是好事呀。”陸大姐的鄰居陳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陸大姐托他照看,后來無人照看,這說明你對人家誠信,人家也能回報你誠信。
正如網(wǎng)友“第一時間”在帖子上所說:“無人賣報賣的是誠信,收獲的不是錢,而是大家的誠信和文明。”
晚報記者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