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早上,一位94歲的“空巢”老人在72歲的兒媳婦的攙扶下來到人民社區(qū)居委會與其他“空巢”老人一起參加了社區(qū)“空巢”老人共度重陽包餃子、嘗餃子活動,整個場面溫馨而又感人。
據(jù)人民社區(qū)居委會主任邵娟講,這位94歲高齡的老人名叫朱惠芬,家住樂園小區(qū),陪伴她來參加這次重陽節(jié)包餃子活動的是現(xiàn)年72歲高齡的兒媳婦袁素蘭。據(jù)邵娟講,這一對“空巢”婆媳感情很深,相攙相扶一起生活了近10年之久。
當記者走進包餃子活動現(xiàn)場時,72歲的兒媳袁素蘭正在搟面皮,一個個面團在袁素蘭的手中被“改造”成薄薄的面皮,緊挨著袁素蘭的是婆婆朱惠芬,只見這位壽星老人很熟練地包著餃子,時不時地還玩出點“花樣”來,在餃子邊上捏出各式各樣的花紋,“生產(chǎn)”出來的餃子既飽滿圓潤,又花樣翻新。
“朱奶奶一個人將近過了大半輩子,聽說她丈夫早些年就去了臺灣,中間好像有點音訊,但沒見過人”,一位了解朱惠芬的老奶奶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向記者說,“聽說,老爺爺20多年前就去世了”。老爺爺與朱惠芬的兩個兒子也于十年前因病相繼去世,作為二兒媳婦的袁素蘭,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外出后主動與朱惠芬住到了一起,“空巢”婆媳,相攙相扶,共同打理起彼此的生活。
“雖然老奶奶年紀大了,但是家里的一些小事她還盡量自理,有時還搶著洗薄一點的小件衣服呢”,兒媳袁素蘭看著婆婆一邊吃餃子,一邊講述著婆媳之間的那些事兒。早晨起床后,袁素蘭就準備著早飯,伺候好婆婆之后,她就會去公園轉(zhuǎn)轉(zhuǎn)。“有時候天氣好,也帶著老奶奶一起出去走走”,但是袁素蘭也解釋道,家住三樓,九十多歲的老奶奶上下樓腿腳不方便,“就扶著樓梯,一步一步走,出去走走換換空氣,對老奶奶身體有好處”。
包餃子活動臨近結(jié)束時,看著婆婆朱惠芬吃完餃子要自己去洗碗筷,袁素蘭忙上前接過了婆婆的碗筷。
“這媳婦對老奶奶照顧的沒話說,婆媳很親。”一屋子的“空巢”老人對這對婆媳滿是溢美之詞。
晚報記者 樊興博
通訊員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