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港城秋高氣爽,南云臺林場各林區(qū)格外清新。通往漁灣景區(qū)的沙僧路兩側(cè)開滿各色波斯菊和步步高,山路不遠處的青峰頂鳳凰坡上,到處都是忙于秋季綠化造林的林場員工。當幾十株的楸樹栽滿一處空地,就有小型槽罐車駛?cè)氍F(xiàn)場,為每一株小樹澆足清水。“鄰近的瞭望臺附近將建成大花果山景區(qū)又一個游客集散中心,建設(shè)中的鳳凰坡林區(qū)將被打造為步游休閑區(qū)。”南云臺林場管理處副主任孫振峰說,“這里也是林場今年秋季綠化造林重點區(qū)域,鄰近林區(qū)和進山通道增加不同的綠化樹種。”
鳳凰坡緊依花果山氣象觀測站,其海拔在450米以上。雖然地處較陡的山坡,但這里的土層還比較厚實,土壤墑情也不錯。上午10時許,當一批楸樹苗再次運抵鳳凰坡,就有林場員工忙著將樹苗移出車廂,樹苗陸續(xù)被分散到不同的植樹點,隨后有更多的工人忙活開來,整個作業(yè)區(qū)立刻顯出了熱鬧的場景。
山坡宜林區(qū)域地塊重整,但并未忽略形態(tài)獨特的巨大海蝕巖。一塊較大的海蝕山石上長滿了泛紅的爬山虎,山石旁邊,林場女工朱建香拿起一株楸樹送入樹塘,劉永玲連忙扶正樹苗,另有女工忙于培土,并順勢留下一個可供澆水的小小圍堰。
“這里土層比較深,小楸樹不需要栽得太深。要不,說不定會影響后期生長發(fā)育。”林場技術(shù)員封磊現(xiàn)場指導,“樹塘一定要留好圍堰,樹與樹之間相距3米最佳。”林場技術(shù)員封磊說,從現(xiàn)在到初冬是秋季綠化黃金時節(jié),林場從9月中下旬就忙于整地了。這批楸樹苗是在不遠處孔雀溝林區(qū)繁育的,總計有5000多株??兹笢弦粠ч睒潆m然多,但其繁育并不容易,基本都是由梓樹苗嫁接成的。本次移栽的樹苗胸徑在5厘米以內(nèi),苗高約2米,雖然鳳凰坡長年風力較大,但這些樹苗移栽后基本不需要支架,也能正常生長。
在另一處坡地,一株大樸樹如綠傘一樣圍罩住一塊巨石。胡向忠和幾位工友栽下了二三十株楸樹后,坐在巨石旁邊小憩。其他工人則忙于往楸樹塘澆水,清清的水流澆至一株小樹樹身,小樹殘存的幾個葉片略有一絲顫動。“我們每天7點鐘就到山上了,這時候栽樹不冷不熱,正合適呢。” 胡向忠說,“所以,我們干勁十足。昨天,我們在鳳凰坡植樹1000多棵,今天還要栽樹六七百棵。聽說,這個山坡要栽楸樹3000多棵。”
“不光是栽楸樹,這里的土壤還適合種茶樹。” 孫振峰接過了話茬,他指著不遠處原有的一片茶樹說,“楸樹長成后不光樹形美觀,每年清明前后還會開出粉紅的花朵。我們打算在楸樹之間間種茶葉,在保護好形態(tài)各異的山巖和大喬木之余,林場將進一步修好步游道。你看那邊不遠處就是沙僧路,旁邊還有多個山間小水庫,到時候那風景可不是一般的美,游客來這里會流連忘返呢!”
今年南云臺林場秋季綠化造林動手早,圍繞大花果山景區(qū)增綠添彩需要,林場相關(guān)負責人此前經(jīng)過了周密思考與規(guī)劃。“離這里不遠就是荷花池,那一帶林區(qū)的八戒路除了栽少量楸樹以外,還將栽植樹形和葉片都很美觀的烏桕樹和紫薇,今秋林場將植樹數(shù)萬株。”林場經(jīng)發(fā)科負責人姜啟功說,“不算漁灣、東磊名勝,有悟空大道的祥云景觀,有萬年山山頭的杜鵑園,有氣象觀測站玫瑰園,再加上鳳凰坡的楸樹林下小茶園,大花果山東坡將變得越來越漂亮,林場的季相變化也將更加豐富多彩。”(李耀華 王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