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1日訊 今年以來,鹽都區(qū)在全區(qū)開展無職黨員“十項承諾”活動,無職黨員根據自身特長、能力和崗位等方面情況,圍繞宣傳落實惠農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發(fā)展村級公益事業(yè),倡導健康文明新風,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在領辦項目、引鳳筑巢、公益事業(yè)、結對幫扶、技藝傳授、政策解讀、糾紛調處、愛心奉獻、拆遷安置、安全維穩(wěn)等10個項目中,挑選1至2項力所能及的事情作出服務承諾,使有能力、有勞動技能、有為民辦事意愿的無職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區(qū)已有2萬多名普通黨員參與活動,作出承諾。
基層黨組織顯活力
“建立服務型黨組織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在日常生活中,無職黨員與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只有積極引導無職黨員隊伍參與服務、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組織才能在群眾中有威信,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十項承諾’是個好抓手,必須狠抓落實、扎實推進。”鹽都區(qū)委書記李純濤在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
6月20日,潘黃街道寶才居委會黨群服務活動中心人聲鼎沸,利用全市黨員統一活動日,無職黨員正就“十項承諾”執(zhí)行情況談談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展望,群眾中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
寶才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商兆華說:“‘十項承諾’活動開展后,大家都憋著一股勁。每月20日,每個黨員都會亮一亮,自己承諾的事情做了多少,‘比學趕超’的勁頭全拿出來了。”
無職黨員有干勁
有了舞臺,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了起來,調解鄰里糾紛、參政議政、幫扶困難戶、防違治違等工作都有了他們的身影,服務群眾和熱心公益事業(yè)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今年初,樓王鎮(zhèn)文昌居委會黨員王道祥公開對村民承諾——每天無償清理河道。之后,無論風吹日曬,六千多米的河道邊,每天都能見到他的身影。街坊鄰居被他的行為所感動,亂扔垃圾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龍岡鎮(zhèn)衛(wèi)生院18名無職黨員承諾便民服務,組成志愿者隊伍,統一身穿綠馬甲,利用不當班時間,在門診大廳指引病人就診、解答病人詢問、幫行動不便老人掛號,在病房大廳,引導辦理入、出院手續(xù)、健康宣教、復診咨詢。
尚莊鎮(zhèn)退休干部徐洪榮感嘆地說:“作為一名黨員,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最怕的就是有勁使不上,有事不便管。‘十項承諾’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普通百姓得實惠
黨員帶頭領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辦,領著農民賺,始終把增加群眾收入,帶領群眾致富,建設和諧小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黨員干部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重要職責。
樓王鎮(zhèn)文昌居委會無職黨員范得珍承諾帶民發(fā)展致富,創(chuàng)立鼎綠蔬菜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搞蔬菜大棚,面對群眾在資金、技術和銷路上有顧慮,無償提供一條龍服務。目前合作社成員已有263人,年增收300多萬元。
曾經的貧困戶李長治動情地說:“多虧了范得珍,跟著他搞大棚種蔬菜,什么都不用愁,收入比以前種田翻好幾倍呢……”
通過“十項承諾”活動,鹽都區(qū)共籌集資金1300多萬元,走訪、幫扶困難群眾1872戶,化解矛盾糾紛694個,共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土地征用、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的問題1630多件,排查各類安全隱患468處,辦理實事好事1560余件,群眾滿意度達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