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7月24日訊 7月16日,中國氣象頻道官方微博“@中國氣象”發(fā)布內(nèi)地“四大火爐”城市新排名,分別為福州、重慶、杭州、???,南京排名14位,引發(fā)各地網(wǎng)友熱議。我市很多市民好奇,徐州與火爐城市相距多遠?為此記者采訪市氣象局,了解到徐州的高溫值甚至超過了一些“火爐”城市,但高溫天氣數(shù)遠遠少于 “火爐”城市。
比數(shù)據(jù)
長江流域的南昌、重慶、武漢、南京被稱為“老四大火爐”城市。2010年又出現(xiàn)“新四大火爐”的說法,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最近又興起了福州、重慶、杭州、??诘呐帕?。
根據(jù)市氣象局業(yè)務(wù)法規(guī)處處長張仁祖的介紹,實際上“火爐”這個說法一直徘徊在民間,反映了老百姓的直觀感受。“火爐”城市的判定基本上是由城市高溫值、高溫天數(shù)、年均溫度、年均最低最高溫度、濕度、風速等因素判定。那么徐州和這幾位火爐城市的“火”力相比,是個什么情況呢?
31年來徐州最高溫40.6℃
以“火爐四城”重慶、福州、杭州、南昌為例。從1981年-2012年氣象數(shù)據(jù)分析來看,無論是極端高溫值,還是高溫日數(shù),徐州和“四大火爐”相比,明顯弱了很多。
首先在極端最高溫值上,重慶以43℃一馬當先,福州41.7℃次之,其次是杭州為40.3℃、南昌為40.1℃。而徐州31年來最熱的一天在1972年6月11日,氣溫高達40.6℃,而超過40℃的天數(shù)只有三天。
市氣象局臺長孫建印表示,“徐州夏季高溫天氣一般在35℃以上,偶爾超過37℃,很少能破40℃。”至于今年最高氣溫,則在6月17日那天出現(xiàn),達到38.1℃,是目前為止今年最高氣溫。
一年9.56天超過35℃
再者,高溫日數(shù)上。這是“火爐”榜單排名最主要依據(jù)。氣象學上,通常以“高溫日”衡量炎熱程度,其統(tǒng)計的是35℃及以上的天數(shù)。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高溫日數(shù)統(tǒng)計情況,福州共計1042天氣溫超過35℃,平均下來一年共有32.6天高溫日;重慶次之,31年來共計981天高溫日,平均下來每年30.7天;再者是杭州共計888天高溫日,平均每年27.8天高溫日;而“四大火爐”城市年高溫日數(shù)最少的是南昌,一年之中也有798天最高氣溫在35℃以上,平均下來每年有24.9天高溫日。徐州則從1981年-2012年間,在35℃以上的高溫日僅有306天,平均下來,一年之中的高溫日只有9.56天。
張?zhí)庨L介紹,從這31年氣象資料統(tǒng)計顯示,我市在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最低氣溫、平均相對濕度等數(shù)值上均小于以上四座城市。綜合來看,徐州稱不上火爐城市。
我市變熱速度較慢
火爐城市排行榜出現(xiàn)變化,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來城市增溫速度不同所致。張仁祖介紹,如今全球變暖是大趨勢,城市人口越來越密集,汽車尾氣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空調(diào)多了,瀝青路面多了,鋼筋水泥大樓多了……都可能造成城市升溫。徐州近年變熱的速度屬于比較慢的。
另外這31年來,從夏季城市平均氣溫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重慶平均溫度27.3℃,福州為28.1℃、杭州為27.3℃、南昌為28.2℃,而徐州為26.4℃。
看現(xiàn)象
徐州夏季高溫略有下降
氣象專家對上世紀80年代至今徐州夏季氣溫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徐州的夏季氣溫一直比較平穩(wěn),甚至總體還呈現(xiàn)略有下降趨勢。
2008年至2012年五年間,我市夏季最高溫平均值分別為29.5℃、31℃、31.4℃、30.5℃和31.5℃,這五年的平均值約為30.8℃。對比我市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十年的夏季最高溫平均值均為30.9℃后,而近幾年實際上略有下降。根據(jù)張仁祖介紹,徐州上世紀60年代,我市整體氣溫比較高,但從80年代以來氣溫方面沒有明顯變化。“由于全球變暖,近幾年我市年平均氣溫略有上升,不過主要是冬季氣溫升高明顯,夏季沒有太大變化。”
找原因
綠化面積增大
遠離火爐城市
如何讓城市遠離火爐城市?其中城市綠化是公認阻止城市升溫有效途徑。權(quán)威統(tǒng)計顯示,夏季,綠化地區(qū)內(nèi)氣溫較非綠化地區(qū)低3℃-5℃,冬天可增溫2℃-4℃。
市園林局馬處長介紹,城市里凡有綠地的地方,溫度都明顯低于無綠地處,這是由于綠色植物對陽光直射的阻擋和蒸騰散熱作用造成的。基本上綠地面積每增加近5%,能為徐州降溫0.5℃。大面積擴綠,在給城市降溫的同時,還可以凈化城市。
“綠地像防毒面具,濾去城市中灰塵等顆粒物質(zhì),空氣質(zhì)量隨之改善。樹草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污染物沉降。”徐州目前綠化面積較之以前逐漸增大。馬處長表示,如今徐州正在爭創(chuàng)“國家生態(tài)市”和“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意味著我們在長遠規(guī)劃城市綠地建設(shè)的同時,也要保護好眼前的每一片綠地,積極投身于城市降溫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