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7月5日訊 文化提升工程本月開始施工,8月底基本完工
記者昨天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海陵分局獲悉,海陵區(qū)將對50條街巷進行文化提升,本月開始施工,預計8月底基本完工,屆時這些街巷將一巷一景各具特色。
重在提升保持原有味道
在設計方案中,記者看到,方案效果圖與目前實景圖基本大同小異,小巷居民即使幾年沒有回家,也能輕松地找到自己的家。
泰州市天宇廣告裝飾有限公司負責50條街巷的設計。該公司經(jīng)理王長榮說,他們跑了市史志檔案辦公室、博物館、圖書館等地方,搜索小巷的歷史文化。
“街巷文化提升工程的重點是提升,而不是改建。”城管海陵分局基層工作科科長王均方說,此次提升工程不損壞百姓的住所,一些破損較為嚴重的墻面會進行修繕,盡量保持巷道原來的味道;巷道內(nèi)的一些違建和亂堆亂放的雜物將會進行拆除和清理。
部分居民家的窗戶在巷道墻面上,有的窗戶破損比較嚴重。工程實施期間,街巷的破舊窗戶將統(tǒng)一換成具有特色的木質(zhì)窗戶。
每年七八月份正是最熱的時候,會否在晚上施工以避高溫?王均方連連搖手說,這肯定不行的,小街巷周邊全是居民,夜間施工會影響居民休息。“為了避免施工人員中暑,我們將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
因地制宜增加文化元素
將要進行文化提升的這些街巷長短不一,有長達850米的朝陽路,也有40米的友好巷,大部分街巷在200米左右。
王均方說,以前整治后街背巷,主要是對地面進行保潔、清除墻面的小廣告等;這次文化提升工程,不僅僅是讓巷道干凈整潔,還要創(chuàng)新,增加街巷的文化元素。
除了拆違、修墻、刷墻、換窗外,各條街巷將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墻上懸掛公益宣傳標語,如靠近河道的小巷會掛與水文化相關的宣傳標語,同時還有禮儀文化、法制文化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益宣傳的重點。”王均方說。
這些宣傳標語的安放位置也是有講究的。王長榮說,不少街巷的墻面有窗戶,如果將宣傳標語和窗戶放在一起,墻面會顯得雜亂,起不到美觀效果。因此,宣傳標語會盡量與窗戶錯開,選擇一些較空的墻面進行點綴式的安放。
精選試點提升歷史古韻
在即將提升文化的50條街巷中,近一半具有較長的歷史,建設時間少則幾十年,多則數(shù)百年。據(jù)了解,此次提升工程選出了3條具有較強歷史底蘊的街巷作為試點,分別是斗母宮東巷、南阮巷和北阮巷。
王均方說,這三條街巷的文化環(huán)境保存較好,尤其是斗母宮東巷。相傳斗母宮起源于晉代,南宋時期被毀,清代又進行多次修繕。
南阮巷中的一塊墻壁是斑斑點點的被風化過的石灰墻面。根據(jù)設計方案,改造后的墻面,石灰斑被鏟除了,墻面恢復了青灰色的原貌,古城小巷的韻味十足。
方案中,南阮巷一角原是雜亂的花草,花草后面的墻壁已破敗不堪,部分墻體磚塊已經(jīng)裸露出來;改造后的效果圖中,墻體用細竹拼成了古色古香的墻面。
據(jù)了解,在此次文化提升工程中,大部分街巷的墻面都會進行刷白,其中少數(shù)具有歷史底蘊的街巷墻面會用青灰色材料粉刷;風化不嚴重、保存較好的青磚墻體則保持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