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8月21日訊 破不了案,群眾不滿意也罷。然而,民警吃盡苦頭最終破了案,到頭來,卻因為無法追贓挽損或者受害人得不到應有的賠償,群眾不滿意,你說冤不冤?興化市公安局破解這一“不滿意”難題有妙招。
巧借民政救助資源:幫受害群眾走出困境
興化公安局在偵破刑事案件的同時,充分借助民政等相關部門的救助資源,幫受害群眾走出困境,贏得滿意。
該市竹泓鎮(zhèn)白沙村村民曹某在去年5月21日發(fā)生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不幸遇難。肇事者王某沒有賠償能力,且已判刑入獄。然而,死者曹某的家庭十分困難,且他的遺孀劉某還有視力障礙,基本沒有勞動能力。為此,民警通過救助渠道,幫其先行墊付了喪葬費用。2013年7月15日,民警又通過當?shù)孛裾块T幫助她申請了5000元一次性困難補助。劉某流著淚說:“如果沒有民警的幫助,這日子還不知道咋過呢。”
近兩年來,該局僅通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就先后為126名受害人累計墊付、支付救助資金236.1萬元,通過民政部門為21人辦理了低保,爭取救濟補助金15.5萬元。
統(tǒng)籌開展結對幫扶:暖受害群眾傷痛的心
破案后,有的受害人既沒有追回損失,又沒有得到賠償,同時又不符合相關救助政策,怎么辦?該局通過對這類受害的困難群眾統(tǒng)籌開展結對幫扶,找到了良策。
2012年9月,該局成功破獲了一宗系列盜竊案件。犯罪嫌疑人歸案后,贓款被其揮霍一空。然而,民警了解到,受害人李中鎮(zhèn)蘇宋村村民王某腿部有殘疾,妻子患有精神病,且兒子正在讀高中,生活十分困難。于是,該局統(tǒng)籌將王某一家列為局治安大隊民警的結對幫扶對象,每年都數(shù)度前往王某家中慰問幫扶。因而,盡管沒有挽回被盜的損失,但王某一家依然很感激,他說:“警察做到了這一步,我們就已經(jīng)很滿意了。”
據(jù)了解,該局結對幫扶的困難群眾有180戶,其中統(tǒng)籌結對幫扶的受害人就有25戶,另外該局還通過青年志愿者將27名困難群眾的子女列入了“護蕾”計劃結對幫扶。
全面加強交流互動:解受害群眾不解之惑
針對受害人對警方無法追贓挽損不理解,甚至引發(fā)上訪的情況,該局堅持以公開透明的警務模式,全面加強和受害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一方面,他們定期回訪受害人和召開案情通報會通報案情進展;另一方面,他們還讓受害群眾參與警方的追贓等環(huán)節(jié),消除了誤解,增進了理解。
該局經(jīng)偵部門在辦理一宗特大集資詐騙案件中,案件造成5980余萬元損失無法追回,受害人很不滿意。為此,警方由46名受害人自行選出6名代表,參與追贓的全過程。其間,他們先后4次召開案情通報會,向受害人通報案件相關情況,并就受害人普遍關心的追贓問題進行正面回應。受害人王女士說:“我們親歷了警方的追贓過程,并且他們(警方)為我們下一步的民事訴訟提供了大量的證據(jù)支撐,確實也盡力了,追不到錢,我們沒說的,只能面對現(xiàn)實。”
據(jù)了解,今年以來,該局先后回訪受害人350余人次,召開案情通報會7場次,通過有效的溝通,消除了受害人心中的種種疑惑,最終贏得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