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預約看病、預約叫車、預約健身等已經(jīng)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一旦有事耽誤了,“爽約”也不可能避免,“聽說‘爽約’幾次后就會被拉進‘黑名單’,今后不好預約了?”昨天,有市民致電本報,表達了自己的疑惑,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記者下午來到江濱醫(yī)院門診部,服務臺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前來就診的患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預約就診,比如通過電話預約、醫(yī)院的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約。而在門診掛號窗口,記者不時地聽到有患者來掛號時說:“預約了某某專家的號”“預約的某某科室”。一名工作人員透露,預約最為火爆的要數(shù)專家號,“有些專家的號,剛放出來時就被預約一空?!?/p>
江濱醫(yī)院服務臺一名負責預約登記的工作人員表示,預約的患者如果超過三次“爽約”,會被列入“黑名單”,今后無論是用名字還是用就診卡等,都無法預約掛號,“無論是遲于預約的掛號時間來掛號,還是就沒有來掛號、就診,都是‘爽約’。”據(jù)介紹,如果患者想要“解鎖”,還需要同院方的信息科聯(lián)系。
記者又咨詢了12320市衛(wèi)生服務熱線了解到,如果市民通過12320平臺預約掛號,也是三次“爽約”就“拉黑”?!氨涣腥腩A約‘黑名單’后,市民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能預約掛號,過了這段時間,就會‘解鎖’。”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市民已經(jīng)預約了就診號,且又遇到急事不能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的話,可以提前取消預約。
記者了解到,預約掛號實行實名預約,通過醫(yī)院就診卡、居民身份證、實名制手機號等多種途徑來預約就診。而三次“爽約”便被列入“黑名單”,在江蘇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師朱月瑩看來,是讓市民珍惜號源、讓有需要的人充分享用醫(yī)療資源的有效方法,可以說是醫(yī)療界的“征信記錄”。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隨著微信公眾號的普及,不少健身房的課程都可以通過公眾號來預約。而如果預約了課程卻曠課,也會影響個人的健身“信用”。
市民唐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在市區(qū)一家健身房辦了張會員卡,幾乎每周都會去健身。因為上周特別忙,預約了兩節(jié)課后都沒空去上,沒想到這周的課程出來后,自己的預約受限了,約了一節(jié)課后不能約其他的課了。
記者咨詢健身館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因為上課的名額有限,如果都預約了課程卻沒去上的話,浪費了資源,讓真正想上課的人上不了,“所以我們的規(guī)定是,如果一周內(nèi)曠課兩周,則下周只能預約一節(jié)課。”(記者 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