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臺《2024年南京市防汛防旱工作意見》,全面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意見》確定了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目標:長江、秦淮河、滁河、水陽江、固城湖、石臼湖等堤防安全,保證水庫不垮壩、圩堤不決口,遇超標準洪水,有應急對策,盡全力把損失減輕至最低;主城區(qū)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下無積淹水,日降雨量100毫米雨后4小時排除積淹水,日降雨量達150毫米時不成災;遇一般干旱,保證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和生態(tài)用水需求……
《意見》要求,市防指各成員單位須按照“一點一案”原則,對所轄各類設施編制切實可行的防汛預案方案,尤其是制定落實下穿式道路(立交橋)、隧道地鐵、低洼地帶等應急排澇搶險預案措施。汛前查出的各類險工隱患要列出清單,須建立信息庫。地鐵、隧道、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部門須對城市生命線系統(tǒng),尤其是地鐵、隧道等地下空間開展防汛安全隱患檢查,列出風險隱患整改清單,實現(xiàn)立查立改。對于出入口地勢較低的地下空間設施,具備改造條件的,要按照人行、車行的實際需要分類落實改造措施,駝峰高度不足的已有隧道要制定整改計劃,逐步整改到位;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則要細化應急預案。同時,加大下穿式通道等積水監(jiān)測設備安裝,缺少警示提醒標識的,要補充設置水標尺、積水水位顯示屏等警示標識。
《意見》還要求,各區(qū)各單位須開展清撈檢查井、疏通排水管網、疏浚河道,消除封堵、淤積、損壞等隱患,重點做好施工工地周邊、易澇點區(qū)域、易淤積管段疏浚,全面清除河道行洪障礙,保障行洪排澇通暢和排水設施正常運行。各行業(yè)部門要加強危房危墻、行道樹、通訊設施、戶外廣告等全面檢查排險。水務、建委、城管、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則要根據實際,組建專業(yè)應急搶險和巡查隊伍,配備搶險設備;供氣、供水、供電、通信等部門要建立維修搶險隊伍,確保城市生命線安全。
相較于往年,今年的《意見》還強調增強防汛應急處置能力,要求各區(qū)落實“五個力量”(組織指揮、技術支撐、專業(yè)搶險、物資裝備保障、社會動員)的組織和調配,推進專業(yè)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搶險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