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隋求陀羅尼經(jīng)》上的12星座圖?!跤浾摺∈云健z
古代印刷品看起來很枯燥,但在古籍研究人員眼里情況卻并非如此。昨天為孩子們講解古代圖書典藏知識的青年文化研究人才卿朝暉,就披露了一連串鮮為人知的我市古代印刷品趣事。其中就有,早在宋代時期,蘇州已出現(xiàn)繪有12星座圖像的印刷品了。
千年之前蘇州就有
12星座印刷品
如今,12星座頗受年輕人追捧。許多人以為,12星座概念是近現(xiàn)代才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殊不知,早在宋代蘇州就已出現(xiàn)繪有相關(guān)圖像的印刷品了。
卿朝暉說,據(jù)考證,12星座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巴比倫,公元前后傳入印度,后隨佛經(jīng)進入中國。蘇州發(fā)現(xiàn)的這一繪有12星座圖像的印刷品印的正是佛經(jīng)。該印刷品名叫《大隋求陀羅尼經(jīng)》,1978年發(fā)現(xiàn)于盤門瑞光塔天宮,現(xiàn)藏在蘇州博物館,它的落款時間是“景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006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一開始,大家并沒有特別留意上面的內(nèi)容。直到近年,才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上面印的羊、蟹、秤、獅子、瓶、魚(兩條)、牛等12個圖像,正好對應(yīng)白羊、巨蟹、天秤、獅子、水瓶、雙魚、金牛等星座,綜合上面的12星座傳入中國的歷史,基本可以確定,12星座概念最晚在北宋時期就已傳入蘇州地域。
卿朝暉的說法,得到了蘇州博物館方面的證實。此前我國能查到的最早的12星座圖位于莫高窟的第61窟,繪制年代為元代。但卿朝暉說,蘇州博物館所藏的《大隋求陀羅尼經(jīng)》 是否為我國最早的12星座圖,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賣得最好的古書
要數(shù)《杜工部集》
在蘇州眾多的古書中,哪部書在歷史上是賣得最好的?卿朝暉說,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要數(shù)杜甫的詩文集《杜工部集》。
這部書的出版背后也有故事。卿朝暉介紹,北宋時有個蘇州知府叫王琪,到任后對官衙進行修繕,可上司不肯報銷工程款,結(jié)果王琪欠了一屁股債。當時杜甫的詩文集很緊俏,王琪就動起了出版杜甫詩文集的腦筋。嘉祐四年(1059年),他刊印出版了一萬部《杜工部集》,每部賣一千錢,大家爭相購買,一些富裕的人甚至一買就是十多部。結(jié)果賣書所得不但讓王琪還清了欠款,還多了不少錢,王琪就把這些錢用來改善官府工作人員的伙食。
最美的書是給康熙皇帝祝壽的
對于蘇州最美的古書,卿朝暉認為,應(yīng)該數(shù)《萬壽盛典初集》。
這是一部給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大壽的書,共120卷,其中第41、42卷為插圖,共148頁,總長約50米,所繪景致從京城西郊暢春園直到故宮神武門,一路上,園林亭臺、城池廟宇、鑾儀執(zhí)仗、街景人物,無不惟妙惟肖,直觀表現(xiàn)了慶賀康熙皇帝大壽的盛況。卿朝暉介紹,這一精美插圖的稿本由蘇州人宋駿業(yè)繪制,后由太倉人王原祁等修潤完成,刻工則是蘇州人朱圭,因此這就是蘇州人的作品,可算是蘇州最美的古書。
新聞鏈接>>>
星座能決定性格運氣嗎
12星座到底是什么玩意?記者采訪了我市天文學(xué)會理事長、天文專家梅苞。
對天文、星座有著深到研究的梅苞介紹,星座學(xué)說依據(jù)的是“黃道”,就是太陽在天穹上運動的軌跡,是環(huán)繞天球整整一圈的大圓。占星學(xué)認為,黃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詞,代表了12種基本性格原型,一個人出生時,各星體落入黃道上的位置,與這個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賦密切相關(guān)。
對于占星算命這種非主流文化,梅苞認為,把它作為一種娛樂并無大礙,但不能迷信,否則會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使人不能勇敢面對生活、損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