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訊 近日,江蘇省文化廳編發(fā)《2016年度江蘇省文化統(tǒng)計手冊》,對最近兩年全省各市文化發(fā)展12項主要統(tǒng)計指標進行了排名。結果顯示,2016年我市12項指標中有8項排名第一,綜合排名位居全省首位。
我市排名第一的8項指標分別是:文化事業(yè)費、人均文化事業(yè)費、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人均購書費、人均群眾文化業(yè)務活動專項經費、藝術表演團體演出收入、文物藏品數量和博物館參觀總人數。藝術表演團體國內演出觀眾人次、文化市場經營機構數、文化市場經營機構營業(yè)利潤3項指標排名第二。
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公共財政對文化事業(yè)投入的持續(xù)增長,對推動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2016年,我市文化事業(yè)費(不包括文物事業(yè)費)達11.88億元,相比2015年增加了3.57億元;人均文化事業(yè)費從2015年的100.95元增至143.74元;人均群眾文化業(yè)務活動專項經費從2015年的7.99元增至13.05元。這3項指標的年均增幅均超過40%。
與2013年相比,我市列入排名的12項指標均取得大幅增長。2013年,我市排名第一的指標僅有3項,2014年增至6項,2015年有7項指標排名第一、4項指標排名第二。2016年度的指標數據再次躍上新臺階,排名第一的指標數量和綜合排名連續(xù)兩年位居全省首位。
市文廣新局局長刁仁昌表示,排名第一的8項指標,集中體現了我市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工作高度重視,在文化發(fā)展政策、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文化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財政投入的不斷增長,2016年全市共完成280個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質量與效能不斷提升,極大激發(fā)了市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2016年,我市文化惠民“百千萬工程”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市博物總館獲得“國家一級館”稱號,城市文化競爭力排名全國第五……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曬”出了南京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與活力。
12項指標中,我市僅有“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建筑面積”1項排名第四。刁仁昌表示,這項指標數據反映了我市在公共文化設施保有量上,與排名靠前的蘇州、無錫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市公共文化設施主要集中在主城區(qū),郊區(qū)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的公共文化設施存在短板,社區(qū)(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設仍需扎實推進。
(記者 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