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體箱梁中,橋梁檢測員頭頂65℃到70℃的瀝青和鋼結(jié)構(gòu)
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當(dāng)開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的橋梁上時,很難想象,在車下方不足1.2米高的橋體箱梁中,有一群橋梁檢測員正“貓”著身體,打著手電筒,檢測著橋梁的安全。昨天,記者來到234省道秦淮河大橋,與檢測員一同鉆進(jìn)那黑暗的“烤箱”。
“前一段因為暴雨無法作業(yè),已經(jīng)浪費了不少時間,如果避開高溫,那又要浪費半個多月?!弊蛱焐衔?0點,在234省道秦淮河大橋上,南京公路處科研所橋檢室副主任閆成明對記者說,全市有300多座大小橋梁,大橋1年查1次,中小橋2年查1次,9月份之前要完成所有橋梁的檢測,后期還要進(jìn)行數(shù)據(jù)的匯總和整理,時間非常緊。
記者拿出隨身攜帶的溫度計,此時的橋面溫度已經(jīng)達(dá)到52.5℃。本以為橋梁檢測就是在橋面進(jìn)行,但閆成明卻帶著記者來到橋下,順著扶梯上了一輛檢測車。
檢測車的扶梯都是鋼筋的,記者剛一摸到,就立即被燙得縮回手?!皺z測員一天要上上下下十幾次,像這樣的天氣,即使帶著手套,手還是會被燙得紅紅的?!遍Z成明說。
檢測車一米一米地從橋下往橋上升,當(dāng)升到橋梁處時停了下來。此前,記者從未想到橋梁底下的梁板是能夠爬進(jìn)去的。剛進(jìn)去,眼前幾乎漆黑一片?!靶⌒哪_下,有鋼筋!”在箱梁內(nèi)的檢測員顧一春拉住記者。順著手電光,記者看到箱梁的地上豎著一些短短的鋼筋頭,這都是當(dāng)年施工時留下的。
箱梁內(nèi)部很低矮,高度不到1.2米,人在里面只能彎著腰移動。周圍的空氣特別悶熱,剛呆兩分鐘衣服被汗?jié)裢浮?/p>
“夏季橋體的溫度在65℃到70℃?!睗M臉是汗的顧一春說,“橋體的箱梁是吸熱的,頭頂上就是滾燙的瀝青和鋼結(jié)構(gòu),我們相當(dāng)于置身‘烤箱’內(nèi)?!?/p>
閆成明告訴記者,這座橋分三跨,邊上兩跨箱梁長度是40米,中間主跨長度是70米,他們在箱梁里面要把箱梁底、箱梁頂和壁都要看仔細(xì),一個箱梁往往要檢查1個半小時左右。
在箱梁內(nèi),檢測員都穿著長袖長衣,手上戴著手套,頭上戴著安全帽。顧一春告訴記者,在箱梁內(nèi)就像蒸桑拿,出了汗不像露天里很快會被太陽烤干,而是黏膩在身上,衣服很快就散會發(fā)出漚久了的“抹布味”。“箱梁中空氣不流通,人在里面有時會感覺呼吸困難,我們就會到有孔的地方休息一會?!?/p>
靠著自帶的手電筒,檢測人員們認(rèn)真地檢測著,有的狹窄處只能爬著去探查。悶熱和黑暗中,不時有轟隆聲過去,帶起沉重的回響。這是重型汽車從記者頭頂開過,碾壓路面伸縮縫的聲音。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下,檢測員每天要工作9個小時。“熱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要保證橋梁檢測不出問題?!遍Z成明說。
爬出箱梁,回到52℃的橋面,記者大口呼吸著空氣,第一次感覺52℃竟然是如此“涼快”。
本報通訊員 孫逸飛
本報記者 葛妍 本報實習(xí)生 章瑜